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乡村溪流,它从山坡上蜿蜒而下,初时是涓涓细流,随着一路上多股流水注入,到山底下已然是潺潺流水的模样,向着地势更低洼处缓缓流动。平缓流动的溪水没有大海的狂野热烈,也不似一潭死水般的波澜不惊,它更像是低吟浅唱的抒情诗人,一路行来,与这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山川丘陵娓娓诉说,好像在喁喁情话,你姑且可以认为这是溪流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样的野溪流在农村并不罕见。村里人因势利导,在溪水流经的村口用石块搭建了简易平台,方便村民洗菜,也引得年轻的小媳妇儿前来洗刷婴儿的衣服,当然,少不得少不更事的牧童趁着没人的时候光着屁股下水玩耍,而他们放养的老牛就在下游的不远处,三三两两悠闲的泡在水中,半闭双目细细反刍。
仲夏之夜,没有约定,大家默契的在饭后踏着月光前来溪水边纳凉。溪水流动带起的风让人感到凉意阵阵,连蒲扇都免了。听不够的是稻田里的蛙声一片,看不够的是随风起伏的稻浪。大人闻着空气中的稻香,憧憬着丰收在即的场景,而孩童沉浸在数天上繁星的快乐中。
皎洁的月华如丝绸般的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使得这夜显得静谧而悠远,适合结伴踏月,这个时候,文化程度不高的乡下人绝对想不起“月上溪边柳梢头 ,万户千家秉烛游”这样的好诗句,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好月色,用吟诗作对来抒发胸臆是一种矫情。
大家聊家长里短,议论旧年的风调雨顺,感慨当下的国泰民安。田里的哇声此起彼伏,蟋蟀也不甘寂寞,在一旁的角落发出“蛐蛐”声,而荧火虫在路边的草丛里一闪一闪的发出亮光,似是唱和。万物有灵,齐享这太平盛世。人的高谈阔论声,蛙叫虫鸣声,构成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景象。
我喜欢独处,向往恬淡平静的田园生活,虽然寄居都市,但时常梦见故乡的溪流。相比乡下,城里的人隙关系也许更复杂,尤其难打理。我时常困惑,以前在农村老家的时候,很是向往城里人的生活,但一旦真的到了城里,却又暗恨城里人的市侩小气,又怀念起快乐的农村生活,又想起了溪水边洗小孩衣服的小媳妇儿的漂亮脸蛋。这很矛盾,也很可笑。
有时幻想,倘若不是方便孩子上学,我宁可在乡下呆一辈子,一个人,一条狗,与世无争,悠然自得。可以饭后去溪水边坐坐,听着熟悉且亲切的方言土语,闻着老乡抽的呛鼻旱烟,在香烟袅袅中追忆着过去不可再回的时光。
是的,你一定见过这 样的乡村溪流,它从小媳妇儿的指缝流过,从溪水中光着屁股嬉戏的顽童的童年流过,从故乡的黑土上趟过,带着对故乡的眷恋流向远方的江河。它也是故乡与漂泊在外的游子之间的纽带,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凭借童年记忆里的溪流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