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听了几遍罗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一书,读完之后才知道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等来主导我们的生活。综合总结以下几点:
一、要观察说事实,而非评论。
在表达某些事物的时候要诚实地表达自己感受,不是一味去指责、评判他人,要事实求事的说明原因,否则事情不但得不到完满的解决,反而更糟糕。对人事物的观察要客观,如评论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事件,不要因为一个事而全面的否定一个人。在特点的时间和情境中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比如“你怎么这么笨”是评论,而“你没有完成这个动作”则是观察,前者让人沮丧甚至反抗,后者让人认识到问题。又如家长说,你不听话就不是个好孩子,可是从来没有明确的说怎么才是好孩子。即是我们必须要区分观察与评论,区分事实与观点。
二、表达自己感受,而不是想法。
我们应该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想法,比如老公晚归,你可以表达你难过、伤心,而不是去指责他把家当旅馆,对方明白你的感受之后,而不是争吵,是要沟通才能够顺利进行。我们要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要懂得说出自己的感受,要照顾好自己的感受,例如:难过、忧伤、痛苦、快乐、焦虑、高兴、兴奋等等。
三、要说出引发感受的需求。
人之所以会感到难过痛苦,是因为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主要是我们不懂得如何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说出来,让对方才能够明白。对于他人的语言行为等不满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且要正确撑控好自己的情绪,会更有逻辑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四、说出具体要求。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含糊不清的表达,让别人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比如老公经常加班,你要求他不要总是去加班。后来他不去加班,而去报名打球去了,你应该告诉他不要总是加班,要早点回来陪家人,他就会回来而不是去打球。请求帮助要把需求讲明确,不只是抱怨。且不是命令口气与对方谈话,是请求语气,才能圆满解决。
五、学会全身心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说话。
学会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比如对于他人不幸的遭遇,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而不是用比较、建议等方式去解决。要让对方感觉到其的反馈信息内容,我们表示理解,及高度关注,给予他们持续说下去的欲望,同时我们给以相应该的反馈建议。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
六、爱惜自己
对于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可以宽恕自己,关注忧伤,避免自我惩罚,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未满足的需求上,让自己快速成长。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要找出自己有哪些需求没有达到满足,也可以找合适的对象说出来,这样可能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上、工作上、为人处事上都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