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历史课本上就了解过南京大屠杀,知道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最可恶的是老弱妇孺都不放过。
但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面感受到的比书本上深刻百倍。因为纪念馆里面有大量的资料,包括:真实的照片、唯一的影像资料、日本人的日记、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访谈。而且纪念馆内很多场景都还原了当时的情景。里面的“万人坑”,我现在都不确定里面到底是真实的骸骨,还是仿造的。
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我就想好了, 去好好感受体验。过程中绝不玩手机,更不会拍几张惨无人道的照片加两条感悟在朋友圈发布,来消费这场历史灾难。
我还是拍了, 但我并没有拍罪恶,我拍了人性的光辉。
南京沦陷前タ,一批留在南京的中外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设立安全区(又称难民区)。南京大居杀期间,他们冒着生命竭尽所能保护和救助难民,记录和抗议日军的罪行, 他们的善举,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安全区最多时收容难民25万余人。
这些外国人士真的让人敬佩。这原本和他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但是他们却冒着生命危险来拯救我们。期间有很多外国友人,我在这里举两位牧师。
约翰.马吉是一名美国的牧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用摄影机悄悄的拍摄了日军的残暴罪行,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这是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共四盘放映长度达105分钟的电影胶片(2001年约翰·马吉的儿子大卫·马吉亲自将它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约翰·马吉在当时的信件中也有大量关于大屠杀的描写:“强奸妇女的行为已无法形容和想象”,“我能说的是,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大街小巷都有死尸,我去了很多地方,包括下关地区”。
另一名牧师乔治.费奇目睹日军在南京地区的暴行,将马吉牧师拍摄的记录日军暴行的胶片偷运到上海柯达公司,制作并带到美国各地放映,并在美国《读者文摘》上揭露日军违反国际战争法的暴行:“日本人从我们的宿营地抓人时,把手上有老茧和剃光头的,都当作当兵的证据,认为务必判以死刑。他们想要枪杀谁,就把谁拉出去”。
他们很伟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另一个刺痛我的是一个日本兵的日记。一个叫井手纯二的日本兵在日记中写到:
且说处决马上就要开始了。有用日本军刀的,也有抡着下士官用的九五式军刀的,但是俘虏们都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日军一个个地把刀砍向他们,然后把尸体踢进水里,因为九五式军刀是一种简陋的新式刀,所以杀起人来不是很麻利。
“但俘虏们都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看到这句话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滚你妈的“老老实实一动也不动”。30万人,除去15万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假设还有15万青年。我他妈10个打一个,打死一个够本,为什么要任人宰割呢?还他妈“老老实实一动也不动”!
对,是我苛求前人了。他们不知道这些混蛋投降了也要杀,不知道这些畜生平民百姓也不放过。另外,哪怕知道了可能会被杀,一个人有反抗之心,另外的人也不一定有。
其实,放到现代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的终点都是死亡,那我们为何还要害怕在这个过程所遇到的人和事呢?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坦坦荡荡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纪念馆的留言板上我写了一段话:
看完很难过。历史应该被铭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用好自己的青春,创造属于自自己的精彩,不负自己,不负时代!
我真心觉得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很棒。80年前,我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现在的我们,不仅有生存权利,还有珍贵的自由。
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你既可以清清楚楚的过一生,也可以糊里糊涂的混一辈子。无论怎样, 你是有选择的!
走出纪念馆,看到洒满大地的阳光,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在阳光下活着,感谢所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