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又是一年白露,说起这二十四节气,还真有点偏爱某些节气,清明谷雨,芒种小满,白露霜降小寒天。
若还要再排个顺序,白露得靠前三。
最喜在白露时节,贪凉,睡在微冷的凉竹席上听窗外的寒蝉凄切、虫鸣起伏,白天秋老虎的燥热让人总想赤着脚在地板上走,违抗着白露的“不露”,耳边总会听到老人言:天凉了不能这样在地板上走了。然而总是听不进去,一进门就把鞋子脱了,卸了微汗粘腻的袜子,脚底板和地面接触的那一刻,就像在很热的时候吃上了一根绿豆棒冰的感觉,凉快舒畅。
九月中旬左右,有满城桂子香的夜,有南瓜牛乳的甜,有月下小酌的欢,还有十里开外稻香的黄以及夜深人静之后从窗子里吹来的冷,一丝微冷一直延续到秋分霜降,才能缓过神穿着外套感慨这股舒服的凉意真的走了。
一边是月是故乡明的一丝哀愁,一边又被夜深露重的朦胧感所吸引,连残月钩月都觉得是温柔的,夜色是迷情温柔的,风贴在脸上微凉,呼呼掠过耳旁,像有心人说快了情话。
蒹葭唱了千年,心里的在水一方依旧在读起这些句子的时候泛遐想的涟漪,这样的时节,又容易感性起来,总得来点情趣才好,喝点应景的酒泡点有滋有味的茶,闲敲棋子落尔尔。
白露未及霜降,植物又恢复了到了快速生长期或者成熟期,一夜感觉都能串几厘米长似的,一两天不去细看,等到再看芽都长好了,桂花树的花苞也长了小米粒点,还有小果子,一夜催着一夜熟,颜色的变换跟变脸一样快,稍不注意它就偷偷熟过了。
这节骨眼上也是这一年里最后一次的采茶了,味道各有各的喜好,没法说一定什么时候的是最好,那我就按自己的喜好来,要是喝铁观音,那白露的茶叶就很好啊,香气足,不会太生涩,又不会像春茶那样金贵。春茶鲜爽有兰香当然好,舌尖上的涌动总能回味无穷。秋茶醇厚香气足也很好,喉头的百转千回不正是秋天的那点心绪吗?正好也能应个景,恨不得去山林野趣的地方泡点茶小扇子把一把,睡个午觉偷个闲。
白露来,露从今夜白,起霜白,是肉眼可见的白。元代吴澄有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
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可见白露的白,不单单取自白露为霜的白,还有那个年代盛行的五行之说。放在身体上说来,肺也属金,也许真的有点什么关联,天气一入秋来,我们也会想要吃点梨润肺,吃点山药荸荠之类的也对身体有益,这些专业的知识还是让专业的人来研究,脑袋放轻松,拥有一个慵懒的认知就够啦:丰收的季节里吃点应季的蔬菜瓜果,炖点此时肥美正当时的肉汤,蒸点鲜美满膏的青蟹……就这么回事,要忌口的继续忌口,想吃点的就吃点,别太纠结,干净卫生是第一呀。
壬寅年这只蹦哒的秋老虎,还是希望它再温和点,各地都太平点,少点灾情疫情。
郑重声明:原创作品,请互相尊重,转载请注明,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