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蔡蔡讲了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这是第九节课了,也是最后一节课了,这些天由于开学比较忙,一直在听她的课,但没有写简书。由于是最后一节课,我必须要写一篇简书,总结一下听课以来的感受。
在很多成人的眼里,似乎只有击败别人,才会心悦诚服的与你合作,成为你的拥护者。纵观人类历史,或者留意观察身边的人,那些的最大的人生赢家,似乎他们只关心如何赢得别人而非才能赢别人,击败别人只是被逼的无耐之举。有些人在弱者眼里是眼中钉肉中刺,有些人在弱者眼里是崇拜的对象,同样是强者,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弱者击败强者是英雄,受人尊敬;而强者击败弱者是欺负,令人不齿。强者忍让,弱者勇敢,才会赢得别人的合作。这是成人世界里强者与弱者的合作法则,那么成人与孩子间的合作法则又是什么呢?成人如何才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呢?
在成人眼里,孩子是不折不扣的弱者,然而,面对自己的孩子,成人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或者对孩子表达的不同声音视而不见,搞一言堂。老师与学生,一强一弱,因某事大打出手,学生一般不会同情老师,因为只要是老师与学生大打出手,做为强者的老师肯定有些地方做得有些过了,学生做为弱者是不会出手的。当然不排除有些学生为了赢得其他同学的尊重而故意去顶撞老师的情况,这些学生往往学习较差,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因此,对于一个人而言,当面对强者时要勇敢,面对弱者时要忍让,迫不得已时才要击败弱者,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却正好相反,所以,孩子的叛逆才会如此普遍。孩子虽小,但却有自尊的需要,被别人认可的需要。做为成年人,当自己的意见被别人否决时,肯定令你不爽,而孩子连提意见的机会都没有,长期积压的情绪总会在某一时间段集中释放,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叛逆的前期往往是默默无闻的不合作,后期则是明目张胆的对抗,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叛逆的形式也不同。所以,大多数人在外面得不到同行的认可,在家里,孩子也不听话,自感压力很大,毫无成就感。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要想赢得孩子的合作,必须要尊重孩子,孩子才会主动配合你,与你合作,而不是击败孩子控制孩子,强迫孩子与你合作,这样的合作是被动的,没有长期性的,当孩子稍大一点合作关系迟早会破裂,必然会有一个对抗期。
在本节课里,通过蔡蔡老师的讲解,让我意识到仅仅通过尊重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尊重孩子只是正面管教的前提,让孩子与你愉快的合作,快乐的完成学业以及改变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是一个极其复杂过程,蔡蔡老师给我们一一做了讲解。蔡蔡老师的课程,既有深奥的理论,更有浅显易懂的实际操作,她的课程讲得并不高大上,却十分的接地气,让很多老师产生了共鸣,更有种头脑风暴的感觉。这样的授课方式并不多见,可见蔡蔡老师的智慧与对正面管教充满自信,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的如此完美,离不开她那颗智慧头脑的深度思考。
人的失败感来自于长期不被别人认可,失败导致缺乏自信,长此以往,人就会逐渐丧失上进的能量。通过情况下,我们成人赢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崇拜,或者通过暴力形式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畏惧感,让孩子听自己的话,与自己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一座永远无法愈越的大山,由于孩子一直听话,你也很少去鼓励孩子,因此,孩子很少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许会在孩子心理滋生失败的种子,孩子渐渐丧失前行的动力。缺乏自信,没有存在感的孩子,只能通过反抗叛逆的形式,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在群体中刷存在感。
所以,通过权威被迫孩子与自己合作,并不能真正赢得孩子,我们只能在平等的基础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心干情愿的与你合作,配合你完成你对他的所有要求,让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