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母亲消瘦的特别快,于是大姐决定带她去医院做彻底检查。父亲八十多了,腿脚不便,也不愿在城里呆着,于是大姐领母亲看病,我在农村照顾父亲。
父亲有些健忘,刚问过的事情,一会儿又会问一遍。为了让他多说话,活跃活跃记忆,我就问他以前发生的事情。这时父亲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一会眉飞色舞,一会黯然神伤,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泪眼朦胧。他开心,我们就高兴。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母亲说父亲一天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可自从我回来陪他,父亲很少睡觉,只有劝他休息一会儿,他才躺下。人老了,都珍惜和儿女在一起的时光啊!
父亲天资聪颖,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由于家里穷,念不起书,回村里当了几年民办教师。后来大队有学医名额,父亲便被推荐去学医了。父亲在沈阳医大学医三年,中西医都会,最擅长儿科和针灸。学成回到村里,不久便成为镇上有名的医生。记得每年冬天,每天家里的病人就没断过,父亲出去看诊,来家里的病人就得等着,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撒些消毒水,然后拿些瓜子花生招呼大家,和大家聊家常。有时候也会碰到多事的病人,母亲都会把他摆平,母亲的社交能力很厉害。
父亲宅心仁厚,吃药能好的绝不给打针,打2针能好的绝不拖延。以至于大家来看病,第一句话准是问:“孙大夫,几针能好?”病人有没有钱,都是先看好病再说。赊账的父亲就记到一个小本子上,告诉他们有钱了再给。翻开父亲的小本子,密密麻麻记了一本,到现在还有没还钱的呢!可能欠的时间太长了,大家都忘了,父亲从来不去追要。父亲性格直爽,大队镇上的领导都和父亲关系极好,可父亲不擅言辞,又不擅长搞人际关系,与世无争,要不然父亲早就当上了镇里医院的院长了。
父亲行医五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挽救了好多人的性命。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半夜被叫走,直到天亮才回来,后来听母亲说有的因为煤气中毒,有的吃了农药,还有得急病的。最近几年,时不时就有本地或外地的乡亲送米面,送蔬果牛奶,来看望父亲,以表达一家乃至三代对父亲的救治恩情。每每父亲讲述他治病救人的往事时,眼睛里都闪耀着骄傲的神情。
父亲出诊长年骑自行车,冬天寒风刺骨,患了风湿病,腿脚不好,前年大腿又骨折了,现在只能拄拐杖慢走。父亲这辈子吃了很多辛苦,供我们兄弟姐妹读了大学。父亲名声远扬,方圆几十里提到孙大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上街买东西,老一辈的人总是给我们打打折,有的还不要钱,这是沾了父亲的光呢!!
父亲现在老了,母亲陪在身边,前几年在城里给二老买了楼,可是他们住的不习惯,两人又搬回了农村。我们把农村的房子又整改了一下,方便他们居住。我们几个儿女都很孝顺,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回去一个人看望他们。
父母的恩情大于天。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祈祷他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