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凭借不为他人所知的那部分自己而活着。——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Am Felsfenster morgens, Salzburg 1998, S.
作者简介:
韩炳哲,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弗莱堡大学博士,韩裔德国哲学家。因其受影响于福柯、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已出版《时间的味道》《透明社会》等十六本著作。
其语言风格对于我来说,易读性更强。故近期将先择一本,分享其一些颇有体悟的片段。
按照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说法,对于“为巫术服 务”之物来说,“更重要的并不是它被观照着,而是它存在着”。译文引自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 社,2001 年,第 19 页。Walter Benjam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Frankfurt a.M. 1963, S. 21.
把神圣的物品锁在 不能进入的房间里,从而把它们从“可见”中抽离出来,这种做法提高了它们的膜拜价值。
隔离(secret, secretus)、划界及封锁的否定性是膜拜价值的根本。
在肯定社会里,万物都变成了商品,它们必须被展示才能存在,为获得展示价值(Ausstellungswert) 而丧失其膜拜价值。就展示价值而言,单纯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
展示价值是 资本主义得以实现的标志,不能从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 对立中得到体现。它不是使用价值,因为它脱离了效用范围。它也不是交换价值,因为它不反映任何劳动力。它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产生的关注。
Facebook 和 Photoshop 的时代把“人像”变成一张完全服务于展示价值的脸(face)。 脸是一张展示性面孔,失去了所有“目光的光芒”(Aura des Blicks)。 Baudrillard, Die fatalen Strategien, a.a.O., S. 71. 它是“人像”的商品形式。
如今充满展示价值的摄影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时间性。它是由缺乏否定性的当下所决定的,因此它不允许有叙事张力和“小说”的戏剧性。 它的表达毫无浪漫可言。
资本主义经济使一切服从于强制性展示。仅仅是展示的阶段就产生了价值,事物的所有自我成长力( Eigenwüchsigkeit)都被抛弃了。
强制展示导致身体本身的异化。身体被物化为有待 优化的展示客体。栖居在这样的身体里是不可能的。人们急着去展 示它,并由此对它进行剥削。展示即为剥削。展示命令破坏栖居 (Wohnen)本身。如果世界变成一个陈列室,便不可能供人栖居了。 栖居让位于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资本的广告。栖居最初的意思是“满足、 和平、居留”Heidegger,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Pfullingen 1954, S. 149.。
展示价值首先取决于漂亮的外观。通过这种方式,强迫性展示 产生了追求美和健康的冲动。整容手术的目标是追求展示价值的最大化。
强制展示对可见之物极尽剥削。闪闪发光的表面以其自身的方式透明着。
如今的可视化交际通过传染、发泄或反射的方式发生着。它缺乏所有的审美映像。
无距离并不意味着切近,相反,它摧毁了切近。切近是富于空间性的,而无距离恰恰摧毁了空间。切近被刻写在遥远之中。因此,它是远的。
海德格尔也谈及一种“纯粹的、承受着遥远的切近 ”Martin Heidegger,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Gesamtausgabe, Bd.3, Frankfurt a.M. 1981, S. 146.。然而,这“遥远的切近之痛”Heidegger,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a.a.O., S. 108.却是一种亟待消除的否定性。
“透明”消弭了 “远”,将一切变为千篇一律的、既不近也不远的无差别物。
书籍信息:
[德]韩炳哲.透明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