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故乡。” 今天来聊一聊“不那么新鲜的”2015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电影——《布鲁克林》。这部有关爱尔兰移民爱情故事的影片,在各大提名潜力股电影当中,是那么特别,又单纯的令人心生向往。
剧情介绍:
女主角艾丽斯(Eilis)来自爱尔兰,小镇生活的狭隘和无聊让她喘不过气,连工作都要看人脸色。她下定决心离开了母亲和姐姐,前往美国寻找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未来。艾丽斯在神父帮助下得到了到布鲁克林商场售货员工作的机会,漂洋过海走进大城市,开始新生活。朋友,爱情,被真诚和谦逊一一收入囊中。
新生活扑面而来,但大洋彼岸姐姐的离世又让艾丽斯重回故乡。母亲的种种举动使她察觉,母亲希望自己留在家乡。在闺蜜的介绍之下,艾丽斯结识了多金的吉姆,并且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她勇敢地做出了的选择...
女演员Saoirse Ronan:
《布鲁克林》中的艾丽斯像是为女演员Saoirse Ronan(西尔莎·罗南)量身打造的角色。西尔莎的父母都是爱尔兰人,她1994年出生于纽约,后又在伦敦生活。她很早就爱上了跟父亲相同的职业,成为一名演员。出道以来她并不着急,而是安静地等待机会。这一次本色出演爱尔兰女孩儿,她更是沉稳老练。影片中大量的人物特写,透过她丰富的情感演绎,令人物鲜活又不失沉稳。一个从小镇走出来的女孩儿,到时髦健谈的纽约姑娘,她的表演可谓是浑然天成。相信看完电影你也会被这样一位94年的妹子走心演技征服的!
前方高能,这不是演习!未观看此影片的人员请马上撤离,要开始剧透了!
电影一开始缓慢的节奏,安静地展开故事线索,让我以为只是小镇姑娘去了大城市,乡愁、文化冲击的桥段。但女主角艾丽斯在意大利男友的家中的一番对话,让我意识到编剧要讲的故事要比这个大。让我从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吧。
1、大环境的乡愁,小个体的飞翔
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从外地来北漂的姑娘。一步一步踏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里,抬头是高楼大厦,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压得那么渺小。乡愁绝非心里最苦难纠结的部分。最难的是野心和安宁在内心的冲突。
女主角艾丽斯直到姐姐因病去世,她回乡后得到了当初不曾体会到的惊奇的关注度,甚至猎奇一般差点开始新的恋情。比较起布鲁克林小小的地下室,狭琐的交际圈,在爱尔兰她可能拥有的是不一样的看重,略带攀附的赞美。
怎么可能不动摇呢。城中床,乡下房。人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时常看不清自己的内心,当然会迷茫,徘徊。但是旁人才没有等你觉醒的耐心,面包房老板娘自以为得意地抓住了艾丽斯的“小辫子”想要盘算着换取什么等价或者超额的回报。这就是小镇生活:一举一动都有邻居街坊盯着你,窗户外,街尽头,哪里都有目光盯紧。
再过一两个月后的春节,我们总是能看到这样炒冷饭的段子:过年的时候那些在大城市里衣着时尚的 Kevin、Helen、Linda 回到乡下,现形成了铁蛋、二丫和淑芬......然后大家23333、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地转发。女主角要换做是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奋斗不屈的她在人生的偶尔迷茫时期,就会被无情地指责成“绿茶婊”。“你牛什么啊?装什么bi啊...你不也就是在城市里伪装的' Linda '么?说到底你骨子里还是那个土气的淑芬!”...
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倔强又聪慧的姑娘,你从成年开始就知道你是一只鸟,不会永远困在那个小地方。当你努力,终于飞越千山万水见到了真正的世界之后,你回到家乡,发现当年的小伙伴们早早结了婚,生了娃。你穿的时髦优雅,她们说你浪荡风骚,一方面又去模仿你。你礼貌体贴,她们说你矫揉造作。你谈吐不凡,她们说你被外面的世界同化了,不再属于家乡了。离开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没有回来这一说。所以“家乡”两个字才称为一种背负,每每提及,如芒在背。
艾丽斯就是那只默默不作声的小鸟,她咬紧牙含着泪找清了方向。当她停下休息,她发现当初她开始的地方是那么渺小,她不愿再回去,即使那里无风无雨,安逸舒适。布鲁克林就是代表不再被窥探,被选择,自由且未知的生活,每一个下一秒都是希望。
心在哪里,家才在哪里。艾丽斯离家那时,拎着小小的皮箱打开了通往布鲁克林的大门。从此爱尔兰就被关在门后,不再是家的归属。
2、人人陌生,自我即家
艾丽斯回到布鲁克林也许并非她有多爱托尼,她爱的是布鲁克林的拥挤的人潮却自由的灵魂。
后来女主回家探母的剧情发展令人浮想联翩,家乡的人对见过世面的衣着品味羡慕不已,家乡一位刚继承了家业的绅士对自己深情款款,家乡的公司十分需要自己新学到的会计技能,家乡空旷的海滩比纽约拥挤海滩要美好得多...
这一切让女主角乐不思蜀,把来自大西洋另一边的信件原封地藏在了床头柜里。可是小镇的绅士从未离开爱尔兰,大概以后也很难再有机会出去闯荡;小镇的海滩上人们还需要用浴巾包裹着换旧式的泳衣;小镇的就业机会来自于前人的离世;小镇无所事事的人们最兴奋的是得知了别人的秘密...
但世界是那么的大,那么多爱尔兰移民离开了生长的家乡,来到了布鲁克林,在这里建立了自己新的家园,在这里充满了机会。连水管工都忙得不可开交,连他八岁的弟弟认识的字、获取的知识比成年人多很多!那个大洋彼岸的土地未来,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3、一代移民的缩影
在东方人的眼里欧洲人相互的差距并不大,但实际上走入纽约这个大熔炉里的爱尔兰移民从未吃过意大利面,而意大利人觉得爱尔兰人只吃“爱尔兰炖”。食物是文化的载体,若未尝过其味道,那对其文化的了解也未获其精髓。
十九世纪起,大量爱尔兰移民因国内饥荒赴美谋生,总数达六十五万之多,其中大部分选择落脚纽约或波士顿。初期的爱尔兰移民大多是来自乡野的农民,完全不知如何应对新环境并且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只能从最底层干起,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移民遭遇欺骗、沦落街头。他们长期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直到内战爆发才产生转机。
战后的美国急需劳动力,爱尔兰男性移民开始大量进入工厂、铁路和煤矿,女性则为富庶家庭做仆人和厨师——这两种职业甚至一度成为爱尔兰女性移民的标签。电影中艾丽斯能成为百货公司售货员,在当时爱尔兰移民主流中算得上是很体面的工作了。而艾丽斯的室友们则从侧面反映了脱离欧洲的稳重老道的“淑女规矩”后,更加自由地追寻自己所要的幸福。
4、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人生
影片讲述了一个非常传统而简单的爱情故事,其背后的深度是靠两位男性角色不同身份之间的交叉对比来达成的。战后的美国社会,一面是政治和社会气氛上的保守,一面是高度物质化的需要,消费主义使制造业迅速发展。水管工托尼作为意大利移民的儿子,是这个时代新美国人的一个缩影,其身份与中产阶级相去甚远,但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相信勤劳和奋斗能为自己带来美好的未来。
相较之下,吉姆成熟体面、家底丰厚,他身上的一切就像家乡一样妥帖,有着欧洲老派的沉稳,在他身边让艾丽斯感到温暖安心。影片对这段“三角恋”保持中立,没有任何道德批判的意味,而是着重体现年轻女性面对人生选择——你所选择的另一半,也是选择了自己最想要过的人生。
影片最后艾丽斯穿着一身亮色,与丈夫托尼幸福地拥抱。俨然从一个脆弱青涩的爱尔兰小镇姑娘成长为自信成熟的新纽约人。因为她其实拥抱的是充满未知的有趣人生。
讲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很简单,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丰衣足食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一个个集合,是邂逅爱情时的心动,是梦想达成时的激动,是改变命运时的淡然、也是找到目标时的笃定。幸福不过是一切人生故事让人看下去的糖衣,背后包裹的心酸、苦涩、努力、不舍才是幸福的本质。
当所有人都吃下这颗甜甜的幸福故事的时候,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成为别人眼中的“有福之人”的路上经历过什么。
文 / 任未未
图 / 来自网络
酒公子尊重版权,请购买正版影片!
吃是为了肉体,喝是为了灵魂
关注“酒公子”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