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过去,又会有很多人离开家,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不知道你们是否已经习惯了离别,回去的那个地方是否有人在等待着你。
从曼哈顿到布鲁克林间隔着纽约东河,从爱尔兰到布鲁克林则需要坐船在大西洋上航行20多天,而这20多天对大多数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来说,是对家乡的永久告别。
“布鲁克林都是爱尔兰人”,在纽约这座移民为主城市里这样的形容并不夸张,因为和英格兰的历史原因,大多数爱尔兰人都会选择美国作为自己移民的目的地。纽约,如同一个移民的标志象征,承载了最多的移民情结,而相对平民化的布鲁克林区成为了他们的聚居点。当Eilis走出海关时,悬挂在大厅墙壁上的美国国旗,以及开门时将她身影包裹住的耀眼光亮,都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欢迎来到新世界,开始新生活。”
原著小说我没有读过,印象中关于布鲁克林的部分只有《纽约黑帮》里的争斗、《布鲁克林孤儿》里患有妥瑞氏症的侦探(据说爱德华·诺顿要改编小说,自导自演),还有就是布鲁克林篮网队。不过影片里的小镇女孩Eilis形象真的令人印象深刻,西尔莎·罗南的经历仿佛是为这个角色定制,身为爱尔兰后裔的她生在纽约,又回到爱尔兰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但就像她说的“我的生活绕不开纽约”。虽然不能肯定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她完善角色的情感表现,但在她的表演中,将一个身处两个国家和两种未来选择之间的移民女孩思乡情绪呈现得令人信服。
有种说法认为《布鲁克林》的成功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难民潮困扰欧洲各国的时候,电影工作者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来向世界传达理解和关怀。不过即使抛开当下的时事背景不论,《布鲁克林》也适合于任何年代观众,本质上的浪漫主义加上细腻的描绘,把一个线索简单、甚至缺乏戏剧冲突的故事说得平实纯粹。哪怕是放到与欧美语言和生活环境差异很大的中国,相信也有很多人能够在其中寻找到共鸣。
对时间、地点选择和人文环境的真实重现,是影片备受赞誉的要素。片头里出现的BBC和BFI(英国电影协会)作为制作方,为重现20世纪50年代的爱尔兰小镇风貌助力不少,常年浸淫年代剧的他们对环境的构建得心应手。加上爱尔兰籍的导演对情感的准确把控,将Eilis在小镇上两个阶段心理状态的不同,通过她的个人表现以及与旁人的互动一一展现,虽然有些转变略显缺乏铺垫,但在为剧情服务的前提下角色的行为仍是可以理解的。
这次重看《布鲁克林》时,女主之外的角色更加引起我的注意。
姐姐,作为Eilis移民之路的推动者,其实也是两种生活的另一面。她在Eilis整理衣服时说到的:“在这里我可以为你买一辈子衣服,但无法给你买到一个未来和想要的生活。”姐姐为什么会把Eilis送去布鲁克林,或许是她的身体健康原因,她不愿让妹妹重复自己的生活。因为小镇的未来生活可以一眼望见,多年之后也不会有太大改变,身边的长辈就是你以后的样子,时间在这里的流动速度被放慢,留在这里的人也缺乏前进的动力和空间。
但布鲁克林不同,在身处小镇的人们看来,那是机遇之地,去到那里就让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即使有着未知的恐惧,她也希望心爱的妹妹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当镜头里出现姐妹在两地街头行走的平行蒙太奇时,姐姐沿着镇中小路的墙边,和熟人打招呼,妹妹则站在人群中,等待着路口人行道的红灯,两种生活的比较通过环境暗示来呈现,让姐姐的意愿表达得更加鲜明。电影中关于Eilis的学费埋下的伏笔,也可以认为是姐姐在得知病情的情况下想为妹妹最后做一些事。
姐姐的去世,让影片迎来了一个逆向的转折,母亲成为影响Eilis抉择的关键人物。Eilis第一次离开时,母亲先一步背过身走出送别人群,结合杂货店凯莉小姐那句“这个国家总是母亲被留下”,不难猜想出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所以当Eilis重新回到家乡时,母亲极力想将她留在身边。这时的Eilis已经不是那个在杂货店打零工的沉默姑娘,在小镇人们的眼中,她的穿着、妆容和谈吐都有着现代都市的气息,成为旁人羡艳的焦点。于是一时间,亲情、友情、爱情,乃至姐姐生前的工作,同时向她涌来。也许是离开太久了,故乡熟悉的一切让她有些迷茫,情感和回忆的束缚让她把已经结婚的Tony的来信收藏在抽屉里,她动摇了。
电影中设置的追求Eilis两个男性颇具代表性。都市的水管工人和小镇的贵族,这样的身份反差也是未来与现下的两种生活选择。与Tony的爱情主动选择占多数,爱尔兰和意大利在布鲁克林的相遇总会让人想起《纽约黑帮》(笑),在与托尼的相处中,Eilis得到的是从女孩到女性的成长过程,能够诚实回应对方的爱意,是她在这座城市里和各种人相处中学习和领悟到的。Jim的部分则像传统童话故事一般展开,只不过在相处过程中的种种事件有着与前次的重叠,Jim在交谈中说到“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出爱尔兰”,这是与Eilis之前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在所有人都认为她应该选择留在家乡时,凯莉小姐的出现让Eilis明白,小镇从未改变,而自己已经向前走出了很长一段。这里的生活终将成为过去,自己应该回到布鲁克林,回到约定中的未来。母亲面对这一次的离别,表现得让人心碎:“我要去睡了,我想现在就说再见,只说一次。”母亲在情感上的克制和理解,温柔而有力,能触动每个离家孩子的内心。
电影在细节方面的工作,对移民家乡情怀的烘托,引发出关于乡愁的共鸣。圣诞节时唱起的爱尔兰民谣,在他乡付出了青春的老人无法回到家乡的感伤,但在酒醒之后的第二天,他们仍旧会停留在这片被他们当做“家”的地方。Eilis绿色的泳衣和她浅绿色的虹膜,向所有人传达乡愁已被放在心中,如今的她已经有了自己选择的生活。
最后Eilis站在布鲁克林的红墙前,一番说给新移民、也是说给自己的告白,送给每个离家的人。
你会想家想到痛不欲生,这毫无办法,只能忍受。但你会坚持过去,这一切并不会击垮你。
终有一天,太阳会再次升起,你或许都未曾注意到,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你会开始思考其他的事情,会挂念一个和你过去毫无交集的人,一个只属于你的人,那时你就会明白,这里就是你的安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