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学故事,我是赵力。我从许多角度,为家长和孩子,解读中学课本。
今天咱们说初二语文下册第2课,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诗歌《回延安》,里面最核心的一句是:“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这句话,蕴含着一个道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不畏艰难、风雨淬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终于夕照生金的勇毅之路,是一部英雄创世纪的史诗之作。
贺敬之是山东人,十二三岁时,学校的老师给他推荐阅读鲁迅小说,不知道是不是鲁迅给了他勇气,他办了一件当时很猛,今天看来,我们也会觉得特别猛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月后,他小学毕业,在2000名考生,以第4名的成绩,考取了兖州的一所学校,你说高兴不高兴?但还高兴几天,就赶上七七事变爆发,山河破碎,为了应对日军的侵略,学校决定向湖北湖南等南方搬迁,考虑一路艰难,决定刚录取的年龄小的同学,就不用来了。还没开学就辍学!十三四岁的贺敬之,在家里,听着发生在身边的台儿庄战役的枪炮声,越想越不甘心,怎么办?
走!他,居然带动了几个同学,动身上路,到湖北寻找自己的学校了。注意,2000里路,没有车,基本步行。抗战时期,一路辗转,一路见闻,奠定了两年后,他还没满十六岁,就投奔延安的心理基础,早熟的心志,拉开了他后来的人生帷幕。
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米饭,会在贺敬之的笔下,成为延安生活的一个符号?进而,小米饭又成为,革命时期某种精神凝聚成的一个焦点呢?
你可以想一想,中国革命的领导人,绝大部分是不是南方人?江西湖南四川不用说,连红四方面军所在的河南湖北安徽的大别山区,是不是也吃米饭?那么,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从吃大米饭的南方,来到了吃小米饭的陕北,从山青林密水多的南方,来到了贫瘠粗犷风沙大的黄土高原,不仅是饮食生活上的重大改变,而且,他们身上的气质,也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改变。
中国革命,将从早期的跟随苏联、亦步亦趋,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思想,转变为立足中国大地,孕育出扎根本土、伸展枝叶的成年人,走上自己解决自己民族生存问题的自立之路。
举个例子,《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来到延安,农会接待他的第一顿饭,很丰盛,是:炒鸡蛋、蒸花卷、小米饭、白菜和一点烤猪肉。
然后,他去安寨见周恩来,路上在一个小村子住宿,吃的就剩小米饭了,到了安寨白家坪,周恩来招待他吃的是:炖鸡、小米饭、白菜,土豆则管够。
从这个细节里,我们是不是能看出来,无论是改善生活,还是平常吃饭,伙食里的同类项,都是小米饭。
小米饭,中国革命的老中青三代人,当年在陕北,在延安,吃了12年。或许我是夸张了一点,不至于一次大米饭都吃不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物资运输主要靠人扛驴拉,这些从南方北上,谋求民族独立的人们,想吃一碗家乡的大米饭,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小米饭映照出什么呢?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说,在陕北,她看到了一大群,有着新生气象的中国人,他们像清教徒一样,闪烁着为追逐理想而舍己的精神。
用当时边区内外的对比来看,他们不是抽鸦片的病秧,不是身体萎靡、表情呆滞的人,而是一群从头脑到双手,都焕发新的精气神的人。
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是脱离了自己的舒适区,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奔赴理想,勇毅担当,克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