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张老师给我讲述这样一件事,真的盛情难却:
张老师的一位发小张前进儿子早逝,留下一儿一女。张前进扛起了全部重担,一心一意要把孙女孙子扶养成人。
张前进虽没有读过几天书,没有较深的文化,但深深体会到没有文化的生活艰辛。自己年轻时,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所以一心想在孙子辈身上实现自己家庭翻身的愿望。
张前进为了孙女,孙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条件,费尽心思,找关系总算如愿,让孙女张鑫在县城读书,可是,每天都需要从县城到农村开车奔波接送孩子。
等到孙子要上小学,为孩子方便在县城上学,咬牙在县城买了楼房,有孩子的母亲在县城做专业陪伴两个学生。
张前进清楚知道:要想孩子学习,表现好,老师关注少不了。在孙女上小学期间就及时给老师沟通,疏通关系,尊重老师,感激老师,坚决支持老师,与老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协调一致。张鑫也很争气,小学阶段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尤其,写得一手好字,这是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并且,在张鑫小升初的关键环节上,又找老师进行衔接辅导,实现顺利过渡。
张鑫要上初中,张前进为孩子选择了县城质量较高的县实验中学。
一入学,张前进就找到在县实验中学工作的发小Z老师,联系孩子班主任请求张鑫的班主任给予照顾,特别关照,给班主任表示以表真心实意。Z老师工作近四十年,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可是,为了张前进也只能从中操作,心里很是别扭。以前与学生班主任相见一笑打个招呼,如今就感觉不好意思的尴尬。
去年,班主任老师发现张鑫表现异常,就及时与张鑫母亲联系,更是牵着张前进的心。可是,家中正赶上秋收农忙,答应一定配合老师做起工作,并且一旦有空给张鑫的科任老师坐坐,表达谢意!
明天都是未知数,计划赶不上变化。不久学校停摆,开启了线上教学,开始了家风,学生自制力的竞赛。张前进与科任老师坐坐的愿望也就未能实现。
可是,科任老师依然对张鑫特别关爱。一对张鑫家庭变故的同情,二是张鑫的综合素质老师看好的一颗苗子,就想精心培养,不放弃每一个有希望的孩子。
周末,学校班级组织家长会,张鑫的爷爷应邀参加,强烈要求张老师联系班主任科任老师坐坐。张老师盛情难却,于是联系张鑫班主任,班主任称一个星期有人就已经定下,上午又确定,饭店餐桌也订好了,就等开完家长会。
这该怎么办?张老师对学生班主任说,你就说,家中有急事,要不是家长会就会请假回家。现实只有开完家长会就往家赶,实在对不起.只能做罢,或者改日。
张老师为进一步确定,找到班主任的搭档,在此确定。这样鉴于特殊关系,只要推脱了人家的预订,接受了张前进的邀请。
张老师虽联系成点,可是饭店成为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交通便利,相对经济实惠的饭店,酒卖的是散装酒,菜叶是普通的家常菜。同桌都感觉生活不易,不接受邀请,家长放心不下,诚心诚意,不便拒绝,冷却了家长的心。但都遵循节省为原则,因为钱牵动人心。
作为联系家长与科任老师的中间人,真的盛情难却,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