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些年来,随着“熊孩子”“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不断涌现,大家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家长,要不要“持证上岗”?
在这个社会中,想必父母是唯一的一个不用什么学习准备,不用怎么考核面试,直接就可以上岗的职业。但对于很多爸爸妈妈们来说,他们往往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没有什么照顾孩子的经验,更没有什么养育孩子的经验,要不是遵循老一辈的口口相传的育儿知识,要不就是抱着手机什么事情都要问百度。
这种毫无目的,并且来源不可靠的育儿知识,影响了很多新手爸爸妈妈,也影响了很多孩子,甚至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
特别是在孩子价值观建立的初期,如果没有科学以及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心照顾不够,很容易让孩子走了歪路,从而导致诸如“地铁站索要鸡蛋饼未果熊孩子将女孩推向地铁”,“索要女孩手机未果,熊孩子直接把锅底泼向女孩”,“熊孩子27楼向下扔垃圾,砸伤小区行人”之类的新闻发生。
尽管所谓的爸爸妈妈持证上岗只是大家的调侃之语,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在当下非常尖锐的问题了。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说起家长的持证上岗,开心爸爸搜索了一下,还真的有类似的教育,只不过叫做“亲职教育”,这个概念出自《亲职教育》一书中。
所谓的亲职教育,其实就是告诉爸爸妈妈该怎么做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知道如何才能尽好自己做爸爸妈妈的职责,亲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而且是一门常学常新终身都需要不断进步的课程。
当然,有些朋友们可能会说,孩子不是要上学吗,幼儿园小学老师都哪里去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就是要教给孩子科学知识,以及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吗?
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确实是老师能够也应该帮助孩子们健全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向着有用有价值的方向发展,但很多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在他们还没上学前就已经注定了。
从孩子出生后,爸爸妈妈就是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也是孩子不断观察不断模仿不断学习的人。
小一些的时候,孩子学着爸爸妈妈的口型开始说话,学着爸爸妈妈的动作学习走路,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自己吃饭;稍微大点的时候,孩子就开始学着爸爸妈妈的口气以及态度说话,学着爸爸妈妈回家后的行为,学着爸爸妈妈在外面对待服务员,对待别人的态度......
可以说,孩子就是爸爸妈妈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而且,很多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很多行为习惯,都已经固化成型了,光靠老师在学校的引导已经完全纠正不过来了。
看到这里,您还觉得爸爸妈妈的作用不大吗?还觉得孩子的成长光靠老师就行了吗?
我们说家长持证上岗,到底在说什么
那么,我们说的家长持证上岗,到底在说什么呢?其实简单一些的说,就是指爸爸妈妈都应该有一定的养育心理学知识,这样在面对孩子成长时,或者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才能够有一个最基本的解决框架,而不是毫无目标的随便乱教,或者是毫无教育意义的对孩子又打又骂。
前段时间开心爸爸看了这样一本书《从出生到独立》,作者呢,都是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学者,大都有心理学方面的深厚背景,他们针对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这个阶段的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分析,并且给与了爸爸妈妈一些心理学上的指导,让爸爸妈妈们有“法”可依,有“建议”可尝试。
比如我们在公众场合经常会见到的,一言不合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闹说什么都不起来的孩子,爸爸妈妈如果对孩子的行为漠然不理的话,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受到恨的伤害,次数多了更是会留下孤僻的印象;爸爸妈妈如果是暴力制止孩子行为的话,也许这一次孩子屈服了,下一次类似的行为还会继续上演;爸爸妈妈如果同意了孩子的要求,下次孩子还是会用这种方式来迫使爸爸妈妈满足自己。
而通过《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的学习呢,爸爸妈妈们就可以找到比较正确的解决问题方式。比如作为爸爸妈妈,自己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让自己心态变化,而是应该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
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不能满足的话是因为什么,就算是不能满足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来弥补一下等等,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孩子也会平静下来,并且学着用类似的方式来处理日后自己遇到的问题。
这就是科学育儿的威力,也就是科学育儿的必要性所在。
最后
育儿其实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
孩子在长大,爸爸妈妈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如果说“持证上岗”能够更好的服务这个过程的话,又何尝不是爸爸妈妈一个更好的选择?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