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笔记
【书名】《心理学导论》
【阅读方式】纸质书
【原文拆页】
今天的孩子们所见到的血腥场面可能比以前很多人一生(甚至身处战争时期的人)所经历的都要多。例如,在某个电子游戏中,丧尸攻击了一个小女孩,并把她也变成丧尸,这个女孩再残暴地攻击她的父亲,这种残忍的情节持续了片刻直到小女孩被杀死。
这些游戏中的暴力场景对玩游戏的人会有什么影响?最近一份报告总结了许多前人研究,得到的比较可靠的结论是: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暴力行为(Anderson,2004;Krahé & Moller,2010)。相对电视来说,孩子们更容易受到暴力游戏的影响(Anderson et al.,2003; Bensley & Van Eenwyk,2001)。事实上,电子游戏的体验越拟人化、越亲近,则其对行为产生的影响越深远(Fischer,Kasten muller,& Greitemeyer,2010)。
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电子游戏暴力的影响。首先让两组大学生分别玩一个非常暴力的游戏(真人快打)和一个不暴力的游戏(职业高尔夫锦标赛)。然后他们要与一个竞争者(由实验者扮演)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完成过程中允许使用暴力和报复行为。结果发现,开始玩暴力游戏的那组大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竞争者表现出更高的暴力倾向(Bartholow & Anderson,2002)。
电子游戏暴力是怎么让暴力行为增加的呢?一种可能是,重复体验暴力游戏使得人们对暴力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不那么反感暴力,增加了使用暴力的倾向(Funk,2005; Krahe et al.,2011)。另一种可能是,玩游戏的人把在游戏中学到的暴力扩散到现实生活中了(Unsworth & Ward,2001)。
【知识重述】
“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暴力行为。”
“事实上,电子游戏的体验越拟人化、越亲近,则其对行为产生的影响越深远。”
人要等到25岁前额叶才发育成熟,而前额叶,代表着自控力。孩子不该玩刷短视频、玩电子游戏,但毫无疑问,孩子毫无抵抗力。如果孩子们玩物丧志,只能说明成人世界中败类太多,小部分吸血鬼和大部分看客构成了主流,正常人势单力薄,只能各自反抗。
缺爱、缺乏正确约束的孩子,面对电子游戏和短视频,如同普通人面对鸦片,粘上容易,戒掉很难。
为什么电子游戏、短视频容易上瘾?因为其与赌博有相同的本质,作用机理跟鸦片等毒品一脉相通,都是通过改变大脑的神经递质浓度,通过扰乱大脑奖赏系统。
美国研究表明,哪怕只吸一口可卡因,大脑也会保持一周的活跃,大大提高了吸毒成瘾的可能性。赌博、短视频和电子游戏也一样,一旦玩过几把,只要你兴奋了,一旦不再玩,你就会念念不忘,心里跟猫抓似的。
总而言之,我对电子游戏的态度是:短视频、电子游戏好比小黄片一样,是杀孩子的刀。因此,要保护孩子不受侵害,唯一的办法,将电子游戏和多巴胺短视频赶出未成年的世界,只允许在成年人世界有限流行。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管理上看,这都是可以做到的,只看有没有决心。
另一方面,如同鸦片能治病,只要善加利用,短视频和电子游戏也有“治愈”、放松和辅助学习的作用。
根据原文结论推论,可以将“我”代入游戏和视频中,就像那些场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拟“我”化程度越高,融入感越强,体验越深刻,治愈效果越强,学习效果越好。想像一下,如果那个骑着宝马、手提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美髯公是你,会有多带劲?有没有豪气干云的霸气?你还会计较鸡毛蒜皮吗?还会轻易放弃吗?
这种技术早就有了,在《游戏改变人生》中就有介绍。而有的儿童心理医生,经常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某个角色,来帮助小朋友们化解心理障碍,都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关联自身】
网络小说跟赌博、电子游戏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看那些赌博的人,我曾经特别不理解,明知输多赢少,为什么还要赌呢?为什么一玩游戏就不撒手呢?简直蠢他妈给蠢开门,蠢到家了!
但是当我看网络小说看到手机不离手、刷短视频刷到黑白不分,玩到想尽办法都没甩掉的时候,我慢慢明白了自己“毒入骨髓”,而解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慢慢养,才能真正“康复”。
【行动规划】
曾经想用自己的照片替换掉某些影视片段的角色,然后天天看。随着AI的发展,相信不久就能实现。替换哪个片段呢?似乎没有太理想的,得好好找一下。
二、觉察记录
记录零-复盘昨晚早睡
When:昨晚
The Goal:12:00点睡觉。
Feedback:昨晚早睡成功。
What:昨晚没有再听凯叔讲小说,卡点日更完毕,洗漱完,又调整了次日计划,正好十二点。
Emotion:开心,恢复十二点早睡了。
Idea:今天要十一点就睡。这几天休息,还熬夜,再不早睡就没机会了。
记录一-早起复盘昨日
When:早起(11 : 12)开始。
Time :用时( 3 )分钟。
The Goal:( 中午12点 )前完成复盘。
What:
昨天的习惯打卡,是否在睡前完成?( 已 )完成。
半点觉察+指差确认:( 0 )3次。
下一步准时行动:共( 7)次,成功( 5)次,成功率( 71 )%。
12:00早睡:( 已)成功。
昨晚早睡复盘:( 已 )成功。
Feedback:上午复盘挑战成功。七点醒来打了早起卡,又昏昏沉沉睡到八点多,起床贴膜,已然到了十一点,开始复盘。
Emotion:开心。近期上午复盘有时没有完成,想想目前正在休息,居然复盘也要等到中午才完成,卡点日更,凌晨才睡觉,事事拖延,一旦又开始忙起来,就会再次变得顾此失彼。
Idea:知耻而后勇,明天起早起九点前复盘,最晚十点提交日更,十一点早睡。立即提前调整闹钟、锁屏和日程。
记录二
When:下午四点半
The Goal:阅读半小时。
Feedback:阅读挑战成功,整整一小时。
What:刻意等到四点半才开始,一分不差。读了一小时,读完了整整一节课,内容是目标的两倍还多。
Emotion:非常开心!早早完成了阅读计划。
Idea:越来越好,明天会更好!
记录三
When:上午
The Goal:上半天干掉小说怪挑战。
Feedback:上半天不读小说成功。
What:今天增加了挑战难度,上午有那么一会儿想看小说,不过忍住了,直到下午写完读书笔记才追更了一节,故事很精彩,对我的挑战成功起到了强化作用。
Emotion:开心!相信慢慢的,一定能降伏小说怪,为我所用。
Idea:继续保持,写完读书笔记再追更小说。
记录四
When:上午。
The Goal:最晚晚上10:00点提交读书笔记、日更日课。
Feedback:挑战成功。
What:错过了更早时间完成阅读计划,赶在下午阅读,直到八点多提交读书笔记。
Emotion:非常开心。早完成笔记,就能早睡觉!
Idea:继续努力,越来越早!
记录五 觉察同理心
When:今日
The Goal:今天的我是否变得更有同理心?用一件事白描下来。
Feedback:挑战成功。
What:近十来天没回复的日更点评积压了数十条,今晚一一回复完毕。以前觉得太忙,回复点评只是个形式,不重要。但是真的忙吗?非也,只是没当回事而已,将心比心,应该给予回应,素质问题。
Emotion:非常开心,情商有没有高了点?
Idea:继续保持,最好用碎片时间回复,而且看到点评,若当时允许,就立即回复,不拖延。
记录六
When:不限时间。
The Goal:运动。跑步10分钟,或者跳绳200个。
Feedback:挑战成功。
What:写完笔记,惦记着还没运动,于是出门跑了二十来分钟。好几个月没运动了,体质明显下降,配速8分,才跑20分钟,平均心率却达到了150多。后半程多次超过170,时不时突然感到心痛,估计是因为跑的太快。
Emotion:开心,比昨天跑的时间更长,稍稍出汗,感觉真好。
Idea:明天继续慢跑,将心率基本控制在1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