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在外吃饭的人,只要是一有空,我就会自己买菜,自己做饭。
就在今天下班后,我去附近的超市里买菜,走在路上,就听见后面有小朋友的欢笑打闹声,小孩子天真无邪的举止说话还是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仔细一听,就听见有一个小男孩说:
不给你,不给你吃,这是我妈给我买的,不给你
原来是这个小男孩不给他的小伙伴吃妈妈给买的好吃的,那个小伙伴就说:
真小气,你这样自私不?我不跟你玩儿了
看着小朋友们这么嬉笑玩闹,欢声笑语的,我的心情也变得非常愉快。
不过,现在看,这个现象还是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注意的,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分享是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在社会上,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表现。孩子乐于分享,慷慨大方,不仅是在吃的、零食物质方面,更是心理方面,什么委屈、困难、苦恼、不开心之类的心理情绪啊,如果分享倾诉给同学或者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是非常健康、有益的,绝对会对孩子的发展大有好处。
分享是一种社会行为,小学时期孩子有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对孩子建立良好的玩伴伙伴、形成健全的个性十分关键。
通常来讲,我们看孩子,一般孩子的分享行为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自我为中心
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加上爷爷奶奶父母的宠爱,很多孩子会以为其他人不需要这些,所有好东西都是我一个人的。
二、行为模仿时期
一般到了孩子上小学左右,孩子的模仿意识就会显著增强,这时候如果家长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引导、教导,孩子就会产生积极地分享意识行为。
三、主动分享阶段
随着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父母的熏陶,这时候孩子会乐于与同伴分享,并在和同伴的分享和游戏中获得快乐。
如果您自己的孩子有了不爱分享这个现象,您还真要重视起来啊,比如,逢年过节,小孩子有了苹果、糖果之类的小零食好吃的,你叫他给你吃一口,可他就是把东西拿的更紧,不给你,还躲得远远的。这就是或多或少典型的不爱分享行为和习惯!
对此,我们家长要怎么对待和培养孩子呢?我觉得我们要多这么做:
1、教孩子认识分享
2、认真对待孩子的分享行为,并给予鼓励
3、交给孩子分享的技巧
4、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耐心陪伴孩子,不要责备、辱骂孩子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小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今后的社交和工作生活都是建立的良好的基石。关注孩子,关注教育,您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都可以和我沟通。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