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心理学:用户潜意识里的可控感

试着想象一个情景,你无法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很快,你就会开始惊慌失措,你想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什么事是你能够控制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如果人类能够控制生存的环境,我们就有更高的存活几率。当危险来临之际,基于我们对感知水平的控制,我们的潜意识会提醒我们警惕各种危险做好准备(战斗或是逃跑)。

信息面板的设计,就给了我们这种所谓的控制感。无论是了解个人消费动态的个人资金数据界面,还是帮助企业跟踪营销预算的营销数据界面,都是通过提高你对情况的感知,给你潜意识里想要的那种可控感。

信息板给予了用户控制权,无论是能帮你意识到个人消费趋势的个人财务信息板,还是能帮你跟踪营销运算的企业营销信息中心,他们都更好地帮你来了解状况,给予了你所想要的那种控制感。雅各布·尼尔森在“短时记忆与Web系统可用性”一文中指出,人不能在短时记忆中存储太多信息,尤其当他们被多个抽象或的数据片段连番轰炸时更是如此。

他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短时记忆只有七个信息组块,而这些信息在大约20秒后就从我们的大脑中消失了。而信息板可以突破短时记忆的限制,通过在用户的视线范围内显示所有相关信息的单个屏幕,可以减少用户对短时记忆的依赖。你不必记住所有内容,因为它们就在你眼前,信息面板能够给予用户一种心理层面上的对环境可控感。

控制感是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当你使用产品时,通过自己的操作达成了你期望的目的而产生的掌控感、胜任感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感,统称为控制感。控制感的对立面就是挫败感,如:“当你使用打印机时,由于不熟悉其操作方法,会导致出错、失败,无法达成自己打印的目的,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就是挫败感。挫败感伴随的是使用产品前的恐惧,以及使用产品时的低效和不准确性,多次的挫败感还会来带习得性无助,最终导致放弃使用产品。

“控制感”可用以描述使用者对于使用产品的信心或受挫程度、亦可用于描述产品本身的易用性。如果用户在使用产品或完成任务时,有较高的“控制感”,那么用户的态度会更积极,更愿意接受挫折及试错,也更拥有安全感。我们在用户体验设计过程中,应当保障用户的“控制感”,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探索意愿。如越多越多的电视台在插播广告时,会在屏幕角位显示距离正式节目开始还有多少秒。这个小小的创意帮助观众摆脱茫然的等待和可怕的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节目开始,广告到底要多久,同时还要害怕精彩画面在转台的时候被错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