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糖

小时候在乡下,估摸五六七八岁的年纪,实在记不清了,村里会请戏班子搭台唱露天戏。

那时会挑一个月儿明明风朗气清的夏夜,晚风送爽,在村里的空地上早早搭好台子,看客们是要自己搬来小板凳的。

我记忆里记得还算有来有回的就有两次,一次比较模糊,那种记忆就像浸在水里的纸巾,都糊烂了,纸张都快透明了,但就是知道它的存在。还有一次就比较清晰了,甚至我还能回忆起来一些令人心动的小细节。

那是在村里一户人家的晒场上搭的台,唱戏的演员们还在他家后面的厨房里装扮化妆。我还专门跑到后面去看他们照镜子抹粉搽腮红。那时我矮小,心里对这些梨园戏戏子非常敬佩,觉得那是我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即的人物,虽然唱着咿咿呀呀我听不懂的戏文,但我一听就开心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们乡下小孩老是捡不干净的东西吃,肚子里很容易生蛔虫。每当唱戏的来了,也就意味着小孩子们有梨膏糖吃了,梨膏糖也叫宝塔糖,大人会在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给我们买来。我们毫不怀疑,一颗颗白色宝塔状的小糖吃下肚子,就会拉出白色的虫子来。我因为害怕自己会拉虫子,所以对宝塔糖很害怕,总是不愿意吃,有时候还会偷偷扔掉。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些透明塑料小袋子装的宝塔糖是不是那些唱戏的顺便兜售来做生意的。反正只要他们一来,小孩子就会吃。现在我已经思维定势了,一看到电视里花脸的戏子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来宝塔似的甜丝丝的糖。

我小时候很讨厌吃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对那点没来由的讨厌都无比怀念,无比怀念。

鲁迅的散文《社戏》里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