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心觉,带你用潜意识化解各种焦虑、内耗,建立无敌自信;教你财富精准显化的实操方法;关注我,伴你一路成长!
每日一省写作242/1000天
你的心,是否早已“被绑住”?
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计划了一次旅行,却被“不安全”“浪费钱”的顾虑牵绊,最后只能宅在家里刷着短视频
想发布一篇内容,却反复担心“不够好”“没人看”,以至于干脆什么都没写,甚至每天都在为未完成的目标焦虑,为琐碎的事情奔波,而忽略了心中真正的渴望
你想前进,却被无形的“绳索”绑住
你想做自己,却发现自己其实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这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困境:心早已被住满了焦虑、杂念和执着,哪里还有空间让创造力和智慧萌芽?
如何破解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里面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通俗地讲,就是——不要让你的心被任何事物束缚,但也不要停滞不前,学会在清醒、自由的状态下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
也包括不要被“应无所住”这句话本身束缚住
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
“无所住”是让你放下执念,别被标签、成功模板或过去的失败束缚住
-
“生其心”的前提是“无所住”,这里的心指的是觉悟之心,智慧之心,清净之心
这种智慧其实可以直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潜意识开发和个人IP打造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不要被“过去的你”绑住,活出潜能的自由
很多人做个人IP,纠结于一个问题:“我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人气,能行吗?”
这种焦虑的根源,是我们总执着于过去的经验、社会的评价,甚至竞争对手的成绩,把“不能做”当成借口,把“失败”看得比成长还重要
但你想过吗?自由的创造力,恰恰来源于放下这些“过去的定义”
比如:
任老在华为的早期并不执着于追求大胜,而是从“不败”入手,用耐心构建了持续发展的系统,才有了今天的华为
查理·芒格用“多元思维模型”,不执着于单一领域的束缚,成就了投资界的传奇
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被“过去的框架”绑住,或执着于与强者对比,他们很可能早已放弃
正是“应无所住”的心态,让他们能够打破内心的限制,创造新的可能性
创造力的根本:行动中找到答案
“应无所住”并不意味着放弃行动,而是通过“行动”来生发智慧
试想,你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个人IP创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先天条件”吗?其实不然
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你是否愿意开始,是否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
不用等到“完美的灵感”再写第一篇内容——只管每天写,哪怕开始是“平庸”,渐渐你会发现自己的风格
不要被数据影响第一步的勇气——持续尝试新的形式(视频、直播、长文),在真实互动中找到用户的需求点
因为,行动本身就是智慧的生发之道
从无所住到生其心,如何实践?
在个人IP开发和潜意识成长中,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定下方向,不执着于结果
不要因为某次失败就否定自己,也不要因为别人不看好就停下脚步
问问自己:你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什么?只要方向对,就值得继续
不执着于结果,不是说不考虑结果,不要结果;而是说不能因为急于想要结果,而让自己的动作变形,甚至直接越级放弃目标
不让执着成为你成长的绊脚石,应该成为你的垫脚石
战略(大方向)上执着,战术上灵活
如何把握尺度呢
简单的讲,执着应该是给你产生动力、智慧、正能量的;如果执着给你产生的是持续的焦虑、痛苦、恐惧、止步不前,无法突破,那就不应该执着,至少暂时放下
(2)每天做一点,保持灵活
比如:每天写一段文字,每天/周发布一个内容,接受用户的反馈,让小目标叠加成大成果
(3)停止对比,专注自我成长
别总盯着“他们有百万粉丝,我才刚起步”,你唯一的对手是昨天的自己
(4)清理内心,给创造力腾空间
每天花10分钟冥想,整理内心的杂念,让你的潜意识能量释放出来
6. 无所住的自由,成就无限可能
当你停止执着、开始行动,内心就会逐渐清净,智慧也会随之生长
这种自由状态,恰恰是最适合潜能开发的土壤
正所谓:“心自由,行方远。”
在不被束缚的状态下,去追求你想要的,创造你想成为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那个活出潜能、影响他人的自己
今天的你,愿意从“无所住”开始,生发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吗?
如果愿意,请点个赞,让更多人也能感受到这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