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使命是追求幸福,而为了幸福我们就必须工作。至于我们能否从工作中找到自由,取决于我们是愿意受制于物质财富、他人的期望,还是被自身的情感和热情所推动。契克森米哈伊说明了一份难易适中的工作能提升员工的投入程度。雇主若能够考虑到这种工作投入感对雇员和组织所带来的好处,就可以更加合理地为员工安排最恰当的工作。我们不能只坐等好工作从天而降,我们必须主动去寻找或是在目前的工作中创造令人满意的环境。找寻幸福的最大责任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在某些工作中,为了争取幸福,我们可以对工作进行适当调整。我们可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地参与我们感兴趣的工作,或调换到其他部门加入新的项目。要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所需要的其实是勇气,而勇气本身不代表没有恐惧,而是感到恐惧的同时仍然付诸行动。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情感激发行动,热情则是我们的动力。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写道,“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尼斯基指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或使命感。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我们对工作的定位(无论是任务、职业还是使命)对工作本身及其他生活方面的幸福感均有影响。找寻使命感,需要努力和清醒的头脑。“我想做什么”,即什么能带给我快乐和意义?那我们的选择才是以幸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MPS模式,指的是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和优势(Strengths)。寻找适合的工作(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热情)通常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什么能带给我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MPS方法可以帮我们找到获得幸福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在其他生活领域中做出重要决策;也可以成为管理者的好工具,帮助员工发现和从事他们自己感觉既有兴趣又有意义还能发挥个人优势的工作,这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投入程度,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表现;甚至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更好地选择新员工。
MPS方法给我们的另一个提示就是:人们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其实,在一些情况下,职业和职位本身就可以发挥员工潜力,并且为他们带来意义和快乐。若要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就要明白我们对工作的认可有时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瑞斯尼斯基的研究说明,通常员工的职位越高,他们的使命感越强烈。
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信念的改变可以带来巨大的差异,当我们关注幸福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现幸福。我们注意的部分(即我们的认知)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幸福。幸福是内外因素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以及我们所专注的工作本身。找寻使命感,是去回应自身内在的呼唤——那个能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