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办教育和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3、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而教育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教育发挥其培养人的社会作用。
4、“减负”,必须为培养人才这一根本目的服务。
5、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需时刻牢记这样一条基本原则: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们学得少一点、学得简单点,而是要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活泼一点,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
6、所谓“目标置换效应”,打个比方来说明,我们为了砸碎一个石块,要去找一把合适的铁锤,如果我们找着找着,找到铁锤就成了我们的目的,却把石块忘在了一边,这就是出现了“目标置换效应”。
7、减负,作为一场教育改革,必须从改革教育体制、改进课程教学、改良学习方法、改善教育环境等细微处入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要通过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建立一个丰富多样、更具可选择性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为孩子们提供更加适合每个人个性发展的教育,让孩子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在这诸多改革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育不再是一种被强迫的过程,学业也就不再会是一种负担。8、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在于从唯分数的应试教育质量观,转向更加全面、更加长远的素质教育质量观。
9、质量是教育公平的条件之一,没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