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说,很久没有去游泳了,中考前需要一个200米自由泳成绩,于是我就陪她去了。因为很早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宾馆的健身卡,小宝便一直拿它用来游泳。假期人不多,小宝进去后,无奈我被拦在门外,老师说天冷了,门开着进进出出会让里面的人着凉。于是我就老老实实坐在门外大堂的椅子上等她。
和往常我埋头看书或者看手机不同,我安静地坐在外面,回忆起小宝从学游泳起的点点滴滴,那个可爱的小身板哦,仿佛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不禁微笑起来。
幼儿园大班毕业的时候,外公去接她回家,门口就碰到发传单的,小宝拿了一张回来,我一看,是向小朋友招收游泳班的,我问小宝,要不要学游泳,小宝兴奋地说要。
于是就很快开始了训练,在虹口足球场内的游泳馆。最初是在娃娃池里,水温很高,像泡澡堂一样,气蕴缭绕,不少孩子进去也不知所措,总有哇哇大哭的声音传出来,教练一个人还真哄不过来。还好,不是小宝。两个月过去,就升了一级,到小池啦!小池长度是15米,水温低了不少。因为离门口近,家长们仍是簇拥在门口观望, 还经常有一两个小朋友哭。小宝呢,倒是不哭,可打腿的时候一脸紧张的小模样,让我忍俊不禁。
当小娃娃们一个接一个能不停熟练打腿的时候,他们又移去了大池,那个便是标准比赛池了,长度25米,6条泳道。这时,明显地,基本上没有小朋友哭了。除了打腿,开始学习出发(跳入池中)并练习自由泳。这时我在门口发现了问题,小宝游出去七八米的时候便会停下来,双手紧紧抓住旁边的水线,后面的小朋友就一个个不停地游了上去。我急得在门口大叫:“游啊!小宝,不要停啊!”吵闹的泳池里哪里听得见。教练厉声对着她吹口哨了,她才又游出去一点,不久又停。
很快,教练找我谈话了,她非常直接:“你女儿跟不上,没办法继续跟大伙儿游了。”后来我听了她的建议转到替补的教练那里去开小灶,那就是在上外宾馆里面游了。
不曾想,两个月后,小宝重回足球场的泳池,像换了一个人,不仅不再停顿,而且速度明显加快了。我太为她高兴了。于是便跟了这位男教练。可是到了二年级寒假,又出了问题,那个男教练经常缺席,而训练班规定没有教练带孩子不可以下水,有时就让救生员临时带他们,救生员时不时让孩子们两两比赛,小宝就在那时开始拔得头筹,虽然只是八个孩子里面排第一,对她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春节前夕,教练频繁请假,孩子们游泳的热情却空前高涨。有一次旁边的专业队孩子的教练也没有来,救生员一并带着,期间又是比赛,专业队比小宝的业余队小一岁,救生员说,两队各选一个比赛200米自由泳,小宝当然代表业余队,专业队也找了一个女孩。哨声一响两人一起跳入水中,第一个来回两人几乎一样快,第二个来回时,小宝开始慢下来,渐渐地与专业队的孩子拉开了距离,到最后一圈,小宝几乎落后了20米。胜负差距不小,虽然输得惨,但小宝却对我说:“妈妈,我想和他们一起游。”
小宝的心愿很快达成了,专业队的王教练愿意带业余的几个孩子,没想到业余队的孩子都转到王教练这里了,而且越来越多,大约有十五六个,加上原来专业队的十八个孩子,一共三十多个,队伍挺壮观。
于是跟着王教练,小宝的游泳进入了“黄金时代”。
最有趣的是四年级结束的暑假里,由于足球场馆里的泳池要商用,孩子们的训练改在四川北路小学的露天泳池,晚上虽然还带着一天的燥热,家长们的热情比气温还高。孩子们训练,家长在一旁喊加油鼓劲,教练都笑了。训练结束前20分钟,教练让他们进行接力赛。专业队最快的两个孩子用石头剪刀布先选队员,选到还剩下三四个专业队的孩子(游得较慢)时,小宝的名字(业余队)被第一个高声叫着选走了。选完一看阵容,呵!这真像是旗鼓相当的比赛啊!
别看他们还是小胳膊小腿的可爱模样,游起来可不含糊。竟然他们还懂得田忌赛马的道道,谁前谁后,谁能克谁,安排得还挺严谨。随着一声哨响,孩子一下子入水甩开双臂奋力游起来,家长们的加油声喊得震天响,个个激动得不得了,小宝通常是最后一个,我也很紧张,前一位慢了十来米,小宝虽着急可也绝不犯规,只见她尽量纵身往前一跃,入水立即快速挥动双臂,因为她的打腿有优势,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队员。最终小宝那队获胜,我比她还高兴,家长们都跑过来向我祝贺,好像真的比赛一样。我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因为游得不错,教练鼓励她,小宝也很努力。五年级去南市区参加比赛,得了几十元的奖金,当然她还是败给了专业队,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的士气。小学毕业那年,虹口区举行青少年游泳比赛,参赛的学生抽签排列,家长进不去泳池边上,那次小宝取得了个人第二,小组第六的好成绩。
一路走来,我基本都陪着她,鼓励她。游泳治好了她的哮喘,也增强了体质,更锻炼了意志。
等她长大后,我可能就不再陪伴了,她将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天地。无论如何,我都欣慰,因为陪她走过了一段成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