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之花在孩子心田悄然绽放
乐平九小 李良红
我是乐平九小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从事教育事业已有16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职业生涯,那就是一只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守初心。
同事们经常调侃我说:“你不是一个好妻子,可能也不是一位好母亲,但你真得是一名对教育上心的老师。”
的确,因为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经常没有空洗衣、做饭;为上好一堂课,常常备课到深夜,无暇照顾自己的小孩。
也许在教师这个行业,我不优秀,但论职业道德来说,扪心自问,我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负责的老师。
对学生,我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就拿今天早上来说,打开手机,就看到一条家长的微信,她告诉我说她的孩子脚疼,希望我关照一下。一进班级大门,我就亲切的把孩子拉到一旁,问他怎么了?孩子说周末的时候上篮球兴趣班,把脚扭伤了。我让他给我看看是受伤的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活血化瘀的药水帮他喷受伤处并且轻轻得抹匀。还好,孩子说没大碍。我长舒了一口气,并叮嘱他,如果觉得疼,那么体育课、足球课或课间跑操,暂时不去就呆在班上,好好休息。
然而大课间跑操的时候,我意外的发现他在跑操的队伍当中。我担心他的脚再次受伤,于是走过去叮嘱他,让他在旁边休息,等我和大部队一起进班。孩子看着我点了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对我的认可,对我的感激。到中午的时候,孩子的家长发了一条语音:特别感谢我对他孩子的照顾。
中午的时候,有一个家长私信我说,他的孩子有点不舒服,让我观察一下。所以一看到这样的信息,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告诉自己等下别忙忘记了这件事。所以一进班我就忙跑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额头,询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并到办公室倒了一杯热开水。让孩子等凉一点的时候再喝,叮嘱他一定要多喝开水。我就坐在教室的走廊上批改课堂作业。一下课,我又赶忙跑进班上,摸摸他的额头,没有发烧,就再次叮嘱他要多喝水,连续两节课我都不断的关注他,幸好孩子一直表现得正常。然后我就跟家长说孩子一切正常,家长看到非常高兴,送了一个握手的表情。我觉得非常的欣慰。我想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应该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幸事吧。
下午第二节课,孩子们在写当堂作文《我和__的一天》的时候,我在教室里转。很惊讶,孩子们写起作文来真如神助攻。我随口一问,哎,你们都会写的吗?孩子们都说会。 看着自信的孩子们,听着笔尖在稿纸上刷刷地声音,我的心情非常的愉悦。我一边夸赞孩子们,一边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聪明,孺子可教也。然而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一句话“是老师您教的好,我们才能奋笔疾书,”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最阳光的班长张泽宇小朋友。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温柔起来,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老师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吧,能得到自己学生的认可,再累再苦也值得。
托管课上,孩子们正在读《国学》,学生大队来检查班级卫生,为了不打扰孩子们学习,我就到卫生区去拿扫把来扫地,我让孩子们继续读书。我一边拿着扫把,一边拿着簸箕在讲台上扫粉笔灰。突然,扫把从中间断开,断成了两截。我在环顾四周,发现教室里只有一把扫把,而且这仅有的扫把还是坏的。我才发现这段时间,因为教学,甚至忽略了班级打扫卫生的事情,虽然每天都有安排四个孩子值日,孩子们竟然都没有跟我反馈,也是我粗心,竟然没有发现。 然后路队放学的时候,居然就有家长买好了三把扫把送到了班上,我想这应该是某个学生,他关注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在想,当老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回望过去三年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确也不容易。特别是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特别调皮,40分大课堂根本坐不住。我就会在课堂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
记得刚入学那会儿,彭振轩小同学特别活跃,课堂上都是跪在凳子上,一下课就冲出教室,而且还特别爱打人。发现了问题,我立马找到他问明原因,他总能找到对自己有力的借口。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低头不语。过后,又一如既往第和同学打闹。上学不到一星期,被他打哭的同学就有好几个。路队放学时,我总要被挨打的学生家长拦住。十分令我头疼。没有办法,我就天天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相当于“告状”。孩子的父母拿孩子也没有办法,说自幼儿园开始就是这样的,屡教不改,他们也是头疼,还说让老师费心了,帮忙多担待点。最后,还是把难题丢给了我。我就特别地注意到他。上课的时候,发现他跪坐在凳子上,摇摇晃晃,我悄悄走过去,温柔地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好;在开展课堂游戏时,我特意叫他一起参加;在课堂抄写中,我特别圈出几个写得还可以的字当众表扬他。渐渐地我发现,上课的时候,不需要提醒,他端坐在座位上,眼睛一直盯着黑板。下课后,我带他们去操场,或一起跳绳或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或围成一圈玩丢手绢的老游戏。我发现,不仅是他,其他孩子都非常快乐,大家打打闹闹就慢慢变成一个集体。他会主动与我说话,还会跟说周末愉快的事情。偶尔,还会到我面前邀功。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见同学告状。可有一天,路队放学的时候,我再次被挨打的家长拦住。我班程可俊的奶奶拉着程可俊堵住我,非常生气地说:“老师,你看,我家可俊眼角被抓出血了,在往里一点,眼睛都要瞎了。”我一看,确实,左眼旁边有一条血痕。我用嘴给孩子轻轻吹伤口,关心地问:“还疼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能告诉老师,怎么回事吗?”孩子低头不说话。这个时候,彭振轩主动从人群中跑过来,主动上前说:“老师,下课时,我的书包不小心撞到他了,他就抓我。”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他脸上也有几处血痕。我左手牵一个,右手拉一个,到旁边树荫下,避开其他家长。语气关心第问:“这下你们脸疼吗?这样,不仅家人看见心疼,老师也担心。现在,最要紧的是上药,别碰冷水。”我看是皮外伤,应该涂点药就行。就从包中拿出一瓶红药水,给俩孩子喷上。俩人互相看着脸上的红药水,笑了。最后,家长把孩子接走,不停地表示歉意。我觉得打开孩子的心扉一定要让然后孩子觉得嗯在关心他(她)、心疼他(她)、在乎他(她),只有这样,他(她)才会真心地听话。或许,孩子一直没有收到关注,才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希望得到关爱。
其实,不光光是小孩,我觉得每一个人无论在家或者是在单位,都希望被看见、被发现、被尊重。
记得大约是2016年9月份,我班来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我记得当时是一位男老师领着她到我班报名,自称是孩子叔叔笑着让我多关照侄女。我发现她非常漂亮,大大的眼睛,个子高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十分安静乖巧,学习自觉,就是不爱说话,下课除了上厕所,就坐在座位上,也不与其他孩子交流,显得非常孤单。那时,我简单地以为插班生,可能还没有适应陌生的新环境。可能还会想从前的同学,于是,想顺其自然,多让她参加班级活动,或许很快她就能融入到班集体中来。
很快,时间来到11月份。期中考试后,学校举行家长会。来参加孩子家长会的还是她的叔叔,并且作为家长代表上台发言,从他口中我得知原来她从小被父母弃养(大约是为了能生男孩),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六岁才从爷爷奶奶那里接走,之后,从来就没有开口叫过一声爸爸、妈妈。五六年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没有开口喊自己的父母。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自责;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件自我折磨的事情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孩子与家人相处各种冷漠的画面,以至于后来他还分享了什么我都没有听见。我被深深刺痛,孩子这几年来一直封闭自己,疏远父母,错过了多少血浓于水的亲子时光。估计她连一次撒娇的机会都没有。我想孩子的寂寞远不如表面的那么平静。于是,在之后的每一天,我佯装在平时一样,利用各种可以接触她的机会,让她感受我对她的关心。
终于在十二月份的一天,她卸掉了心理的盔甲,主动和我说话,并且和我分享了她周末的趣事。我趁机分享了我妈妈的故事,我的妈妈出生仅三天就被抛弃了,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妈妈是女孩……或许 因为和她的经历有些类似,讲了一半,她就哭了,当然还有我,我们抱在一起哭得。我告诉她:“孩子是父母心头的一块肉,没有哪个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虽然她们坐了一些令我们无法原谅的事情,但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打动了她,或者是孩子心里其实一直就想喊妈妈,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我赶紧拿出手机,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递给孩子。我听见那声久违的“妈妈”,也看见孩子脸上那串晶莹的泪花。
或者是有了这些课堂教育中的细微的关注,才有了今天美好和谐的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