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Nell Postman)是世界媒体文化研究家和批评家,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被划分为人文社会类出版于1982年。本次简书写作没有将波兹曼的经典之作——《娱乐至死》作为首要读物进行分析,原因有二,其一是《童年的消逝》同样是波兹曼的一大代表力作,该书同样也包含了他对现代新媒体的思考和剖析;其二是从感性的角度来说,《童年的消逝》相较于《娱乐至死》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丧失过后的惋伤”,读来更显遗憾,思来更为唏嘘。
诚如时代潮流发展所趋,新兴社交媒体种类繁多,新的社会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如果说1982年波兹曼把“电视”看作是“童年”消逝的原因,那么,在2019年的今天,又是什么在充当着模糊儿童与成年之间界限的“衍生物”。是互联网?是智能手机?还是其他?
“童年”二字,总是充满着童真,拥有着童趣,有时甚至会是幼稚的,是无知的。儿童阶段理应是无忧的,尽管不谙世事,懵懵懂懂,但这不应该才是儿童本来的面貌吗?反观现在的儿童,大多成为了“伪成人”的一代。不论这种“早熟式”的揠苗助长是否正确,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现在的儿童的确是过早地接触社会了,对周围的纷纷扰扰都有了初步的概念,然而我想问,这样的儿童就是属于适应了时代的浪潮而存在的个体吗?吃了“催化剂”成长的儿童真的就如表面上看起来一样,没有一点问题吗?至少我认为不是的。儿童到成人,“童年”是其间的一座隐形桥梁,如果儿童现在已经一跃到了成人阶段,等于说是无意间摧毁了这座横架在人类的完整人生上的必经之桥。几年前“没有童年的小孩”一时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各大网坛上关于“我的童年经历了什么”一度热议不断,多数人都认为没有童年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可悲的。
我以为“童年”始终应该保留它本身的纯粹与真实,从印刷术出现以前的口耳相传,到印刷术广泛应用后的文以载道,再到后来视像媒介传播过程中的图像传递,现今的多媒体联动、全息化交流,科技腾飞、时代进步,确实既是必要也是必然,可是能否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同时给“童年”留出一方纯净的土地呢?
就让童年多一些简单,多一点纯真。视像和影音确确实实是方便了整个人类共同体,让我们获得知识和经验更为便捷快速,但是这种“速食日常”正在一点点吞噬原本建立起来的文化差异,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个体的不同阶段、生命的不同时期好像在越来越趋同化。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大潮涌来之际,伦理的底线、道德的标杆都在越来越含糊,慢慢地边缘化,选择的便利与多样让从前的很多东西可以在短时间内“速成”,可以是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而这种表面快速的背后我以为是一次时代的暗殇。
在波兹曼看来,印刷时代转入视像时代,读写文化转向娱乐文化,致使童年纯真世界不复存在,而我现在不想去过分考证“童年”是否真的逝去得了无踪迹,只愿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个体依然纯真,永远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