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骨先衰”,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钙质不断流失,骨密度随之下降,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数据来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正是因为骨质疏松症对人有如此大的危害,所以每年的10月20日被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不要认为患上骨质疏松还离自己很远,你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下面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一分钟骨质疏松症风险测试》,来测测自己的“骨气”有几分?
以下是可以改变的生活型态风险因子,主要是因为饮食或生活习惯不当才产生。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松或曾在轻微跌倒后骨折?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状况?
3、实际年龄超过40岁?
4、成年后是否曾经因为摔倒而造成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或者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您四十岁后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公分以上?
7、是否体重过轻?(BMI值少于19kg/m2 )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药片(例如可体松,强体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体松通常为治疗气喘、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某些发炎的疾病)
9、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或是副甲状腺过高的状况?
女性朋友请回答:
11、您是否在45岁或以前便已停经?
12、除了怀孕、更年期或切除子宫后,您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13、您是否在五十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荷尔蒙补充剂?
男性朋友请回答:
14、是否曾因雄激素过低而出现阳痿、失去性欲的症状?
15、您是否每天饮用超过相当于20毫升纯乙醇的酒?
16、有长期吸烟习惯,或者曾经吸烟?
17、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含做家务、走路、跑步等)?
18、您是否避免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9、您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以下这些是您无法改变的风险因子,虽然无法改变,但也要警觉这些风险,采取行动减少骨流失。
如果你对上述问题中任何一题回答“是”,虽不代表你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但表明你具有经临床研究实证的风险因子,而它们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测试中的生活型态风险因子,是你能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变的。提早行动改变这些因子,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
四招,把骨气养起来
1补充营养
骨骼不健康,往往与骨骼缺乏所需营养素有关。钙质、蛋白质在骨骼生长发育中都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加大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 钙——人体的钢筋
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一般成年人体内的钙约99%都会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而每天有700mg左右的钙在骨骼的溶解重建过程中被更新。当人体到35岁之后,钙的溶解量超过沉淀量,骨骼的强度开始下降,而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从40岁开始也在下降,钙的缺乏会使骨骼越来越脆弱。所以,通过膳食或保健品补充钙质,对维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 蛋白质——骨胶原蛋白原料
骨胶原蛋白是人体骨骼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就像骨骼中的一张网,除了能将钙质牢牢锁住,还能增加骨骼的韧度,经得起外力的冲击。骨胶原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时有发生,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人体新骨形成落后的情况,加速骨质疏松的症状。
任何年龄阶段,富含钙质与蛋白质的营养饮食对骨骼和肌肉的健康都有益处。除了钙和蛋白质以外,矿物质镁、锰、锌、铜、维生素D、葡萄糖胺等营养素对骨骼的健康是不可或缺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晒太阳让人体进行合成,其他则需要通过食用含有对应营养素的食品或者服用保健营养品获取。
2合理运动
俗话说“要么用它,要么失去它”,骨质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活动会导致骨质流失的速度更快。生活中久坐的成年人骨质流失速度较快,如果人体内骨质流失过多,骨骼内的孔隙就会变大变多,骨折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运动时,骨骼承受压力,身体就会收到增强骨骼的信号,并开始制造新细胞适应运动对骨骼的需求,从而强壮骨骼。另外,通过运动增强肌肉,能更好地保护骨骼,减少骨折的风险。
3果断戒烟
我们都知道抽烟对肺不好,不过你可能不知道,香烟含有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还会延缓骨骼的再生速度,同时,因为尼古丁令血管收缩,降低流向关节、骨骼的血液量,容易引发盘骨炎、背痛、关节盘提早退化等症状。另外,抽烟还会加速骨质的流失,经常抽烟的人髋部骨折的风险比不抽烟的人高1.8倍,你还敢吞云吐雾吗?果断戒了吧!
4适度饮酒
适度的饮酒对骨骼的健康有益,而过量饮酒所造成的健康风险万万不可小视。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是长期过量饮酒。酒精会造成人体内脂肪酸的合成增加,使血液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磷脂升高,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循环不畅,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
同时,长期饮酒还会导致钙的丢失。与不饮酒或者适度饮酒的人比较,每天饮酒超过2单位的人骨松性骨折发生机会高出40%。所以,千万不要贪杯哦~
“骨气”炼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趁早改掉身上的坏习惯,给骨骼补充相关营养,可别等到骨骼出了问题,才来想办法补救哦~
参考资料: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认识您的骨质疏松风险》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