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阅读历史、研究历史,大部分的时间在纸上,银幕上,被关注的多是那么几个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剩下的所有人站在他们身后,仿佛欲言又止。
《一九四二》开头便提到:“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如果没有《一九四二》,以上的四件事单独放出来便足以令人浮想联翩,哪怕仅仅是丘吉尔感冒,他在感冒期间所做的任何决策都可能影响今后几十年的世界形势。但《一九四二》写了他们身后的一群人,一群灾民。
站在历史的角度,一个地区死了300万人与世界战争相比,显得太渺小了,更何况死的是灾民,而不是因为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假如指责当时的政府赈灾不利,或许反驳的理由便是国民党司令蒋鼎文的话:“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在一九四二年那个艰难的抗战背景下,不必对国民党政府过分苛责,但一番话还是暴露了他们对人民百姓冷血的态度。“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这是亘古不变的治国之理。“国家贫弱,只有甩包袱”,蒋介石最后将灾民甩给日寇的行为,实际上奠定了他注定败亡的结局。
再伟大的帝国、组织、个人,任凭他们怎么书写历史,永远只是在人民群众组成的这片地基上摸打滚爬。不顾人民群众的生死,哪怕赢得眼前的胜利,最后失败的命运也不会扭转。
正如刘震云所言,“没有千千万万这些普通的肮脏的中国百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反革命历史都是白扯。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与付出者。但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
富丽堂皇的历史容易让人遗忘,《一九四二》告诉我们的便是不要遗忘:人民才是一个国家长久的根基,才是一部历史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