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的时候,同哥发了一条微博,显示的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在豆瓣上的评分是五分,也就是还没到达及格分数,而那时距离《青芒》上映仅仅只有四分钟。评论中只给一星的人数不胜数。
关于豆瓣上一星的评价:
01 “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好意思我的青春就不迷茫”
我羡慕这些不迷茫的人,青春不迷茫,中年老年都不迷茫,你不迷茫你了不起,但你随意否定别人真的特Low。
02 “谁的青春不迷茫,偏偏就你屁话多”
“屁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叫做“共鸣”,你得承认电影你拍不出来,否则就成了“屁影”。
03 “又是一部圈钱的电影,不看”
谢谢你不看,否则圈你的钱还真是难的呢,或者就地送你一张电影票,可好?
后来,微博上又出现了很多恶评,说“抄袭、圈钱、套路”,导演在那条微博下面非常有礼貌评论了一长串,我敬姚婷婷导演的素质,可更敬的也是姚婷婷导演坚定的不可更改的信念——“请拿出证据来。”
我看着这部电影选角、拍摄、宣传、路演到上映。抛开我看到的满满的他们的诚意不算,光我看到路演时刘同哭的次数,也足以打动我去看看这部电影。好不好另说,凡是尽兴去做了的事,都值得被看见不是吗?
于是我去看了。我想说说我的感受。
电影开始时,除了广电那特定的标志,你压根儿反应不过来,“噢,电影已经开始了”,也许就像你来不及握住的的青春年华。
总是问“你们的梦想是什么?长大以后不要成为社会的底层渣子”的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讲解时的唾沫星子。如果你坐过第一排,你肯定能体会这种感觉。
或者你看到作弊的林天骄,会想起当年自己作弊时的忐忑。
前半段轻松自然。
第一个触动我的点,是梦想成为天文学家却被妈妈要求报考金融系的学霸林天骄,她进书店看天文杂志却从来不买,好友帮她买了一本,那上面有一场天文展会,可她却从来只敢把藏在语数外的书底下,爸爸意外发现,对天骄说:“你要是想去,你妈那边我帮你想办法”,天骄看了爸爸一眼,说“不用了。”
犹记得当年高考父母给予的厚望,在他们的眼里,没有兴趣爱好,只有学习。可父亲这一句“我帮你想办法”却莫名泪目了,天骄知道,“有些弦,松不得”。所以她把心中的梦想都只化为一句“不用了”。
高翔是“只想飞”的转校生高翔,成绩不好,却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有点心疼电影里的高翔,心疼他从来坚定不移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心疼他带着年迈的爷爷去看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心疼小时候哭着对劳改犯的爸爸说“我讨厌你”的高翔;心疼远走时对着监狱外墙喊“老高,我走了”的高翔。
爸爸对小时候的高翔说:“要开心的活下去,照顾好爷爷,别再来看爸爸了。”
长大了的高翔说:“越是沉重,越要飞翔。”
于是,他飞了,在全校师生的面前飞了。那一刻,我仿佛可以预见离开后的高翔,会过得很好,用自己的方式过得很好。
爸爸后来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我想,一定会比现在好。就像几岁时就离开我的爸爸,我相信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很好,也是直到长大了才反应过来,有些人陪你走一段,有些人陪你走一生,都应该谢谢他们。
哭着说“当一个好妻子,好老婆,家庭主妇并不是比上大学低级的事”的田甜。当“她和欧小洋的恋情被家长发现勒令停止”的时候,他们哭得很惨,可当我看到他们“剃光头发摸着光头在人群中对望”的那一刻,我哭得更惨。
我猛然想起,那一年高考前夕,身边男生历经一个中午之后全成了光头,我笑他们傻不拉几,他们却摸着头跟我说“你不懂”。或许我真的不懂,原来青春是要通过做一些很蠢很蠢的事,来证明某种存在或表达某种心意。
与其说高翔喜欢林天骄,不如说高翔是帮林天骄找到自己的人。后来,林天骄放弃日夜追求的唯一名额的“省三好学生”,只为最后一刻奔赴高翔。那一身上台领奖的雪白的裙子,被雨水和铁锈打脏,雨水中她混沌焦灼,可我分明看到,“这样的林天骄美丽动人,这样的林天骄对未来清晰而坚定。”
高翔问 “你要谢谢我什么”?
林天骄说 “我要谢谢你,所有的事”。
她说 “以前我以为成功了才能自由,现在我觉得,要真正的面对自我才能自由”。
她在“音乐天堂”电台节目中唱“
《Hey Jude》,里面有一句,“不要把全世界都放在自己的肩上,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最后,天骄做了自己喜欢的事,高翔也慢慢在看更广阔的世界,田甜和欧小洋依然在一起。
整部电影的后半段我一直在流泪。仿佛看到了那年的自己,那年的老师,那年的同学。我没法给你说这部电影取景有多好特技有多棒,因为我目睹了推子从田甜头上推下去,头发一点一点往下落的那一刻,刘同说他要做一个真实的青春片。我看到了,也许还会有更多的人看到。
这部电影就是讲青春,接地气的讲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友情,关于想去外面看一看的勇气,关于最真实自己。
青芒成熟了,可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迷茫背后是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