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家里发生一些不快事件,让我感慨颇多。
似乎人生就是一场设定场景的打怪游戏。即便同样的游戏设置,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玩法,导致一百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或许上帝真的给每个人设了个局,大家在其中,或是挣扎搏斗打怪升级,或是反思成长日益成熟,或是沉沦不起一败涂地。那么,我不得不思考,该具备哪些技能来更好地玩“游戏”呢?
我觉得,能抗下这些考验的,更多依赖于情商,而不是智商。也不在于你是否是个善良的人,现实中“好人有好报”仅仅是个美好的愿望。说话做事,不仅仅凭好心不好心,还需看恰不恰当合不合适。生活的智慧,学校不会教,只能依靠自己在生活中去总结,以此在自身成长的同时,能给自己也带来正面的影响。
1. 不断学习。
成年后的学习,除了专业技能,就是阅读!阅读!阅读!只有阅读,才能在自己固有的思维中不断投入“小石头”,激荡自己去思考、反思和改进,以避免被禁锢在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
而阅读的习惯最好从小培养,家里丫头目前已经培养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我深感欣慰,以后她的漫漫人生路,以书为伴,就是以良师益友为伴,我不担心她的成长道路得不到精神滋养。
2.掌握一项谋生技能,做到精而专。
不管处于何种境地,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对自己有定位有目标,向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比茫茫然然在大学待四年,毕业即失业要强得多。
3.掌控自己,不要掌控他人。
不试图改变他人。改造别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有这个功夫,不如拿来改造自己。你自己变得优秀了,吸引到你身边的自然就是优秀的人。对于孩子教育而言,不拿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不用权威去强迫孩子,引导孩子去超越自己。家长目光也多放在自己身上。
4.宽容、不抱怨。
指责、抱怨就是负能量,你扔到别人头上,总有一天他会扔回来还给你。“冤冤相报何时了“,最后就是互相伤害。对于孩子,单纯让他要宽容,说也是白说,如果家长天天当面指责,抱怨,孩子耳濡目染想不学都难。所以,还是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
5.不在泥坑里打滚。
烂人、烂事、烂情绪要远离。怎么远离?人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烂泥里待久了,也道是寻常,不知还有种别样人生。落实到孩子教育,从小要开阔眼界,见过美好事物,多种人生,才知道人生的珍贵时光要浪费在美好事物上,烂人烂事不值得。
6.爱自己、取悦自己。
人生匆匆,要让自己活得发光。总把家人、孩子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自己疲惫不堪,他人也未必感激。因为你做得越多,就让别人感到自己有多无能。如果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活得潇洒自信,对身边得人而言,就能从你身上获得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会带着这种精神能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不就是对家人最大的帮助吗?取悦自己的意识来自于自信、自尊、安全感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我能做的:多夸奖孩子,尊重孩子、给与她支持、多引导她积极思维。
7.发现并夸奖他人闪光点。
对于孩子我不希望她是善良的傻白甜,眼中都是真善美。世界本来就是邪恶与善良共存,我希望孩子能看清本质,但仍然选择善良的一面去表达。这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智慧。
8.控制情绪不过激
人不可能不发脾气不生气。但不能脾气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难听说什么,不计后果,往往寒了人心。生气时有理说理,不骂人不说伤自尊的话,给他人和自己留余地。在教育方面,当然也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有效果。
以上是我的有感而发,由此联想到如何引导孩子,希望孩子以后人生少走弯路。作为家长,我的修为还远远没有达到以上各条,但今日想到,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自勉,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