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秋备姐的相识惊艳于才华,沦陷于颜值,忠诚于人格。秋备姐柔软坚韧,就像她对自己的介绍:“在语文的田野默默耕耘,为秋的收获努力储备。”一个人的教法,就是一个人的活法。“波澜之中见英雄---《武松打虎》《三顾茅庐》”是襄城孙秋备老师现代文语用型群文教学课例。人即是课,课既是人。细探这节课例,正如秋备老师人一样淡而雅,简而素。课堂有味是清欢。美,是净化过剩的过程。秋备老师不炫技,不炫才,用文本本身的资源解决文本问题;用学生本身的资源解决学生的问题;回归语文远点,守住文本,守住学生,把握语言学习的闸门,排除“语言”之外的所有元素,教得纯粹清澈。
语文课堂的教学,正如王君老师所说:“素与简,是建立在对文本精细化认知的基础上的;素与简,是以对课堂运作得心应手为基础的。” 简单是高级形式的复杂。缺乏了文本精细化认知和课堂运作得心应手,素简就成了粗鄙、浅陋。王荣生教授评价好教师的两个标准:“深度的解读能力;课堂活动设计能力。”也是指向于此。
文本精细化认知需要对课型准确定位
课文本身并不是语文教学内容,它只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凭借。群文阅读整合可以是单文本之内的联接,也可以是多文本之间的联接,可以是教材内外文本的联接。无论怎样“联接”,都体现出一条显性线索。“整合”之后,可以更好的见主题、见人物、见写作方法、见语言特质、训练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综合抽象、反思批判等思维能力,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情感熏陶为一体。王君老师将群文阅读课型分为六类,分别是:主题性文本、语用性文本、写作性文本、思辨性文本、诵读性文本、拓展性文本。秋备姐“超越文字个体或词句小团体,扩大到段、章、篇、书的文字大团体”以“情节波澜凸显英雄人物形象”这个语用要素为抓手,对《武松打虎》、《三顾茅庐》这两篇经典名作整合、突破,超越“有辞格”,进入“无辞格”之境。
黑格尔说:“为避免平凡,尽量把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到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料的结合在一起。”伟大的小说都在尺水兴波情节吸引读者兴趣,刻画典型人物于无形。既是小说鉴赏,又可迁移写作鉴赏。秋备老师以教师专业敏感度准确定位,顶层设计,为高能教学场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文本精细化认知需要教师树立咬文嚼字的文本意识
诗人郑敏说:“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了感情向人们诉说生活的脸。”
语文课是以语言为核心的课,只有扎实到汉字深处,扎实落实语言形式的教学,才是语文课。秋备老师紧扣“常识”二字营造阅读场;紧扣题目“武松打虎”——“人+事”、“三顾茅庐”凸显“人物形象”初步感知;设置主问题 “波折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组织课堂对话。刘祥老师说:“(小说)情节分析的重心不在于了解小说写了什么,而是要探究此种设计的精妙之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发现此种情节设计的共性化价值,既用以指导解读其他文本,又用以指导写作。”《三顾茅庐》和《武松打虎》都是经典,精彩之处很多。无论从那个点切入,都会挖掘出丰富的学习资源。秋备老师大胆取舍,一课一得,聚焦才会出彩。“情节波澜”是人人都会说的一句话,但其妙处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教师解读文本时常被一带而过。孙绍振老师说:“理想的语文老师应该有研究的能力,能用自己的生命和素养读出经典文本深层的奥秘,从而产生新的感悟。”秋备老师在与文本、教材编写者对话中,关注文本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个角落,化无形为有形,于无风光处看到风光,搭建层次阶梯,帮扶学生细节攀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好文本无闲笔,好老师无闲思。秋备老师信任经典,深读文本,厚读文本,咬读文本,咀嚼文本,借勾连将表象平淡化为奇崛,尺水兴波澜,方寸容天地。
课堂运作得心应手需要主问题纯化设计
前文已简单介绍“波澜之中见英雄---《武松打虎》《三顾茅庐》”这节课有三大流程:先以“记一点常识”进行教学铺垫;再用两个活动“换一个题目”和“赏一些波折”深度探讨;最后以“学一个方法”整合收尾。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切铅华洗净后,事物本来面目暴露无遗。“换一个题目”是对情节整体把握,“赏一些波折”是对情节细处探究,两个活动相互应和,浑然一体。“换一个题目”简化感知,“赏一些波折”深度探讨。文本波澜外,课堂自有波澜。“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应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内涵。”秋备老师在平等和谐的对话中纯化主问题设计,把握小说“以情节波折刻画人物”的语用规律,厚重灵动齐飞,把问题推向深处,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从没有孤独的语言符号,更没有孤独的文本,正如“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语言符号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它们“总是在呼唤,在应答”。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决定了选文内容,更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群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整合,由分散到集中,由局部到整体,主问题设计必须纯化才能引起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的提问使学生积极回答,并使他们因此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寻找巧妙切入点作为主问题提挈全课,设置非常之问激活学生思维,教学的聚焦、纯化会带来生命能量的聚焦,我们的人生,会因为“不散乱”“专注”而呈现出新气象。经典名作一步三景,砍掉自己珍爱的一些内容,如“武松打虎”精彩描写片段,是教学的勇气和智慧。
多文本在主题定位中“九九归一”,又在主问题设计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成“合”之大境界。
课堂运作得心应手需要教师语言美化提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本细读属于教师本位;课堂教学,立足学生本位,把细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这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摆渡学生成功上岸,需要教师精致、专业、简练的语言美化提升。
“头脑不是等待被填满的沟壑,而是需要被点燃的光炬。”语文教师在课堂这种正规的母语学习环境中,用“规范、典雅、得体”的语言带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过言语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颗树,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育效果。我摘录一部分语言,我们来感受一下秋备老师语言课堂语言的凝练之美:
提挈性语言:
“《水浒传》中妇孺皆知的篇目当属《武松打虎》,《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章节首推《三顾茅庐》。今天我们把这两篇经典中的经典放在一起学习。请大家快速浏览两文。”
“四位同学精简介绍了作家作品。请大家识记。”
“‘武松打虎’这个题目,用‘人+事’的形式,把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得简明准确。你能不能把《三顾茅庐》的题目也换成这样特点的?”
“同学们能不能把“武松打虎”也换成一个能显现人物形象的题目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两文在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武松打虎之前和刘备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家设置了很多波折。请问:这些波折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提示一下,你先理清楚有哪些波折,再看看这些波折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性。”
“再来读一读这些段落,尤其是他上了景阳冈后看到公文,心理有何变化?”
“再来读一读这些段落,尤其是他上了景阳冈后看到公文,心理有何变化?”
“大家能不能从这些人物的外貌、言谈方面,来说说写这些波折对表现诸葛亮的作用?”
“波折一步步完善丰富了武松的形象。接着说。”
激励性评价:
“这两位同学从小说内容、作者和主题进行介绍,值得学习。”
“你真厉害,运用成语来概述小说内容,积累丰厚,不愧为我们班的才子。”
“你的眼光很敏锐,读到了细微处。”
“写他二人的见识高远,实为表现诸葛亮的才能卓著。你能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开放性评价:
“大家评价一下哪个更好。”
“大家评判一下,哪一个更好?”
专业性总结:
“两位同学考虑了语言风格。”
“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我个人比较赞同第四个。题目要通俗、醒豁,不能让人费解。其实,‘三顾茅庐’作题目就很好。好在哪里呢,它以‘三’字,突出了次数,就凸显了人物形象,我们可从题目中粗略得知刘备之诚恳与诸葛亮之才能超群。”
“大家看,拟标题时可以概括主要事件,也可以凸显人物品质。”
“从波折中你读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意思是用了衬托手法。用他们的出众衬托出诸葛亮更为卓然出众。”
“《武松打虎》的波折中,我们看到一个真实可感、威猛有力的英雄;《三顾茅庐》的波折反复渲染了刘备的求贤若渴,把诸葛亮的才能出众、淡泊功名层层烘托了出来。从《武松打虎》《三顾茅庐》的整合学习中,我们看到,小说情节中的波折不但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凸现了鲜明独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的精彩,离不开波澜的设置。分析小说中的波折,是解读人物形象的一个角度和方法。在以后的课内外阅读中,大家不妨采用此法。”
爱因斯坦说:“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罢了。”秋备老师长期思考,主动内观,主动觉知。大道至简,用简素之法,把技巧教出温度,打开半亩方塘,学习生成水到渠成,这才是语文课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