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正经历民办教育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办学品质较低的民办学校最终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伟林学校要在现有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更加鲜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必须对民办体制和自身校情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做到扬长避短,进一步理清办学的思路和方向。
有人说,民办学校离开了机制的优越性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反言之,民办学校是否能在极其严峻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取决于其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在体制和机制上的优越性。
事实上,古往今来最有特色的学校很多都是民办学校,最杰出的校长也有很多是来自民办学校,从孔夫子到陶行知,都是以兴办民办学校而著称的,民办学校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是毋容置疑的。
与公立学校对比,民办学校的生命力何在?有何比较优势?
其一,民办体制更利于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抱负、师德高、业务精、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
就民办学校教师而言,他们放弃了公办学校教师较为稳定的保障条件,有更强的危机意识,会更加主动积极地适应变化,参与竞争,终身学习、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民办学校教师内在的需求。因此,从长远的教育竞争来看,民办教师眼前的“劣势”其实正是其长久的优势。公立教师眼前的保障性优势,却很易滋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惰性,成为其永久的劣势。
就民办学校的管理干部而言,他们大多是从民办学校一线教师中推选出来,因体制的原因,他们没有借机入仕从政的功利思想,其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更强,工作作风也更加敬业、主动、务实,能够更易认同和践行“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同样因为体制的原因,干部的任免聘任可真正做到能上能下。因此,民办学校体制也更利于形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学校领导班子。
所以,从长远的教育竞争来看,民办学校的用人机制更加自主和灵活,教职工整体上的竞争力是远胜于公立学校的。
其二,民办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的教育需求,服务意识在先天上优于公办学校。
同公立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相对灵活,依靠提供诸如小班化教学、后进生转化、艺体特长教育、双语教学等差异化的教育服务,适应和满足了市场的教育需求,填补了公立学校的不足,赢得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民办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其服务意识较公立学校更为浓厚。公立学校既无倒闭停办之虞又无资金缺乏之困,普遍比较缺乏忧患意识,这就导致了公立学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服务的观念相对淡漠。而民办学校则完全不同,由于生源关乎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生源的数量又取决于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因而,民办学校与家长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服务的“交换关系”,民办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其服务意识必然也必须优于公立学校。民办学校会更加尊重和听取家长和学生的建议,并以此为鉴持续改进教学与管理,从而有效的提升其竞争力。
其三,民办体制更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工作处于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地位,而其要害是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师45分钟的教学效率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对于生源质量整体水平较低却又必须以高质量求得生存发展空间的民办学校来说,更是必须决胜于课堂。抓升学率,可以尽可能延长学生学习时间,也可以将精力放到设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上,显然,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最终只能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而这一结论是很容易获得民办教师认同的。
公立学校是有学校就有学生,而民办学校有学生才能有学校,因此民办学校教师必然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与情感,因而更易接受“以学论教”、“师生平等”、“教育民主”的课改理念,推进课改自然也就少了很多认识上的阻力。
因此,民办学校教师更易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践行新课改理念,努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民办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作秀走形式做过场,而是事关谋生存求发展的大计,必须彻彻底底换观念,实实在在见行动,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其四,民办体制更利于贯彻落实“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建立起民办学校引进和稳定优秀骨干教师的良好机制。
三、现阶段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思想统一工作。
在当前民办教育的特殊背景下,在伟林学校的一定时期内,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是思想认识的统一问题,人心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促使每位教师调整雇佣心态,特别是要认同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强责任感和责任心,树立起“四个意识”,即:
认清校情,树立敢当风险、勇于竞争的意识;
认清校情,树立量入为出的成本意识;
认清民办学校区别于公办学校的竞争力所在,树立民办学校赖以生存的服务意识;
认清民办学校的发展前景,树立同奋斗、共甘苦、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意识。
两个基本点:一手抓德育工作不放手,一手抓教学常规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