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五一的时候去天津办事,顺便带孩子去海洋馆看了看。到达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排队的长龙,售票处,检票口,入口……好不容易去了场馆里面,情况更糟,闷热的环境,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际。一道玻璃墙,隔开了两个世界:里面,是悠然自得正在享受的动物;外面,是躁动不安如下饺子般的人群。我们在看动物,动物也在看我们,它们是不是也会好奇那么多人挤在一块的原因?
看着接踵而来的人群,我一直担心万一发生踩踏怎么办?如此高密度,有点问题就是致命的威胁。不惧拥挤,不惧危险,出来玩的人们都是真爱!
相比较而言,平时各个景区几乎都是门可罗雀,假期如却是人山人海。对比那么明显,为什么大家还扎堆在假期出行?或许,下面的原因可以答疑解惑。
一、刚性需求
高楼大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却也丢失了自然而随性的感觉。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拥有这一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使我们什么也不做,只看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内心就会被放空被治愈,从而变得宁静而舒适。
因为不舍得这份心境,出去后就不想返程了,我们是不是都有这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平时我们被工作束缚着,只有假期才能去外面放松下,孩子们也盼来了父母的自由时间,渴望一场欢乐的亲子活动。大人需要释放压力,孩子也不例外,被圈养总是不舒服的,哪有放养自由自在,可以尽情跑,尽情跳,尽情撒野。
所以,假期里最常见的便是二人情侣游和家庭亲子游,或浪漫或温馨,或甜蜜或悠闲。
二、隐形压力
如果假期不出去工作日出去玩怎么样?这是不错的方法,但大多数人恐怕是接受不了的,因为我们头上都有很多紧箍咒:你没看到上班途中形色匆匆的人群吗?稍晚一分钟全勤奖的小钱钱没了,还要被扣钱;老是请假基本工资飞了,奖金也可能泡汤;表现不积极别人都升职了,你还在窝里蹲……
归根接地,还是因为我们没时间也没有钱,时间大部分都奉献给了工作,以期望实现更高自我价值,继而获得更高收入,来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达到财务自由。生活却总是不尽人意,付出与收获远远没有成正比,我们既输了时间也输了自由,生活水平却也仅维持在富足,远远达不到富裕程度。
我们要生活,要养孩子,要还房贷,要养车子……就像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壳慢慢前行,如果哪天停止不前了,生活又将会变成怎样?
负重多了,人就会变得没了底气和勇气。面对苛刻的工作时,你还有没有“老子不干了的”豪爽?还敢不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底是生活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生活?
一切习惯成自然,尽管假期交通拥堵、酒店坐地起价、景区人山人海,我们依然会出行,用高成本去换取低质量的游玩体验,痛却快乐着。
每个打鸡血地夜晚我们似乎都雄心勃勃,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去了,太阳始终没有照进现实。想走便走吧,不惧风雨,不问归期,也永远停留在了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