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确有些人有着令人着迷的执着。他们是造物主的双手。代表了创造和不可思议。一抔平凡的泥土,在他们手里,几经翻转,真金火炼,就成就了非凡!
吴金维老师刚开始,从宜兰到南投、莺歌,四处流浪,最后落脚在苗栗,因为研究陶艺,曾经负债千万。最后,凭着多年累积的手工和烧窑经验,成就“柴烧”名师,也让人为他的成就而眼红。很多人乍见“柴烧”,都会疑惑其材质,看上去,似金银,似铁石,又像是琉璃。那它到底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呢?
烧制不用现在流行的电窑、瓦斯窑,完全用古代最原始的柴窑烧制。24小时不间断的人工投递柴火,其辛苦是不可言喻的。
古代柴烧都是匣钵装盛陶胚,进行烧制,讲求精致、干净。现在“柴烧”,却是故意铺设火道,让火焰肆虐陶胚,形成“火痕”。柴灰在窑中飞扬,飘落在陶胚表面,高温下形成“灰釉”。达到某种温度时,进行缺氧还原烧制,将陶土中的铁离子逼于表层,形成独特的金属质感。还原效果重的,甚至会形成晶莹的镜面。
这也是“柴烧”最大的特色,不上釉的却有釉的质感,用火痕和“灰釉”装扮原始的陶体,特意追求一种古拙、粗朴的韵味。
玩味“柴烧”,第一讲求“手工”,名师是因为多年的经验积累才使其成就名家的!越是名家手工拉胚做的越好,线条更流畅,器型更大气。摆放案头,赏心悦目;握在手里,觉着舒服。这才是手工艺作品难得可贵之处。就像吴金维,把玩其作品,足以体验其阅历、感悟!
其次,要看“柴烧”效果。看火痕、看灰釉烧制过程中,火焰的走势无法控制,烧制完成后火痕和釉色也是各有千秋。但都是耐看的,把玩着器物,欣赏着火痕,想象烧制过程中火焰的肆虐,品味“柴烧”人的辛苦,自成一番意境。况且还有偶作天成的“灰釉挂画”,或者在表面形成晶莹的镜面结晶,就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灰釉”由柴灰形成,有碳离子的远红外效果。加之富铁土还原的铁离子,更兼具了”软化水质”的作用,柴烧杯喝茶,更润喉顺口,喝咖啡更浓郁、喝白酒更香醇,并且千杯不醉。
工业越是发达,钱赚的越多,人们越是追求返璞归真!传统的、手工艺的物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渐渐兴起。“柴烧”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若有钱,若有闲,寻一方静室,焚香煮水,沏一壶香茗,岂不是一大美事!
器物本是死物,是大师给了他们灵魂,这就是创造!也确实是一个陶艺匠人,通过再普通不过的泥土和火焰呈现给这个世界以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