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卖爆意味着什么?

1小时,突破18W台

18小时,突破24W台

一款车24小时的销量,超过新势力蔚来一年的销售,有一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更有一种中国经济蓬勃的热闹,好像买个20多万的大玩具很轻松。

作为消费者,如果有需要我可能会买,作为企业经营者/经济观察者,我想说这并不是一个好信号,但是似乎无解,因为经济陷入这个周期,每个企业都在竞争中寻找突围活下来的机会点。

Yu7的大卖,本质是上性价比+情绪价值的成功狂欢。

小米从出生就定义为,为梦想而生,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始于手机:在手机这个超级用户池,有典型三大特征,基数足够大、科技人群质量高、私域运营效率高,这是后面所有生态产品蓬勃发展的根本,1+N模式开启。在汽车没有突围之前,小米的股价高低完全跟手机的市场份额正相关。

成于生态链:围绕各种生活场景,利用生态链合作模式和爆品策略,高效率低成本的开拓品类,逐步从高频产品(手机手环音箱)扩展到低频产品(大家电),构建了成熟的IOT生态。

破圈于汽车:汽车品类在消费者心智中都是高科技顶尖领域,对制造、安全、智能化都非其他所有品类可以对比,Su7、ultra和Yu7的三个产品的巨大成功,基本可以确定小米在汽车领域站稳了脚跟,大概率在25年下半年实现盈利。小米集团在24年内部的战略会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全面高端化,品牌高端化、各产品类别高端化,大家即将肉眼可见的看到小米在各品类高端产品线的推出,并且加速全球化。小米的用户人群也在全面的升级,不再是以前的科技米粉,精英人群在快速增长,高端化也将带来小米超高的线上占比,更快速度侵入线上传统渠道,无论国内国外。

所以汽车对于小米来说,是高端化和全球化至关重要的起点!

那,对于某一个行业的参与企业来说,小米汽车的卖爆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与价值?

1、商业模式借鉴:性价比+情绪价值模式,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商业模式,在未来至少10年周期里,要坚定不移的去执行。要理性,更要感性,好产品=性价比+情感共鸣。

2、用户/客户需求洞察是产品的唯一来源:在中国,任何一个民生赛道现在都是明显的供应大于需求,聪明人都在寻找里面的差异化需求,以找到产品创新的点。找不到的产品一定死,找得到只是概率大一点,但是这是必要条件。

3、战略定力找到1的产品,并且成为那个赛道里毫无争议的1:这个时代要活下来,是要拼真功夫的,没有一万米深的产品,那一万米宽只会加速死亡。所以,必须要努力建立在1那个赛道里独一无二的能力,包括为之匹配的团队。

小米,站在一堆巨人肩膀上,实现一个个赛道的逆袭,是对很多过往成功要素的吸收,甚至有很多“复制”,让很多人诟病,但是他跟PDD最大的不同是,DD没有真正的用户价值,而小米不断在用户身上找产品机会,并且一直在用年轻人的方式跟这个世界链接。所以,他生机满满,而哪些老态龙钟的企业,最终会被傲慢和不再进化淘汰出局。

从性价比到高端化,不是规划出来的,是走出来、打出来和时代造就出来的。我们不用神话小米,因为小米在华为荣耀正旺的时间里也被节节败退,股价破发好几年。小米=雷军也是他们内部很多人的担心,雷军在股票不卖,反之亦然。

不用神话,更不能消极,在这个既要还要的周期里,坦然接受然后等待时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