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学前,我和笑语都会读10分钟左右的英语。这个习惯坚持了一年多。前天早上读书时间:
笑语过来读书了。
哎呀,我要去躺会。
可以,你躺会我们再读。
哎呀,躺完我也不想读。
……
哎呀来哎呀去,皱着眉头就是不想读。以前要么是他生病,要么是起晚了时间不够用,一般情况我们不会因为今天我不想读就不读了。
我认知中的坚持,就是在自己没有主动的意愿去完成一件事时候,再给自己一把推力,跨过那个让自己难受的点。过去了,新一轮的进步就会接踵而至。
可孩子做事情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好玩,长期做同一件事新鲜感过去后,不再好玩了,疲惫感就会上升。
大人也是一样,我去年决定要每天坚持练习冥想,结果就是总在冥想的时候睡着,两个月后干脆直接睡了。
之前还有一次下决心,要把读书过程中有启发的句子摘抄下来,现在已经快九月了,我的文档里只躺着三月,四月的句子。
想想自己半途而废的例子,瞬间就对笑语嚷嚷不读书表示理解了。
理解归理解,也不能说不读就不读,问题是一个不擅长坚持的人,如何引导孩子练习坚持。
这个拧巴的问题,我想了一下,其实也不难,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呗。
1
明白为什么要坚持
以前笑语刷牙不积极,后来我们读了《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也“参观”了一下爸爸的蛀牙。当他清楚了为什么非得刷牙这件事以后,再跟我说不想刷牙,我都跟他说牙齿是你自己的,你做主就行。
反而,他变得非常自觉,现在不刷牙绝不睡觉。
受此启发,我发现只有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时候,他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去坚持。而且这个明白的过程,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和手段,并且不断地提醒。
对于读英语,我曾经跟他说如果有一天你和爸爸去说英语的国家玩,爸爸着急要上厕所,可是又找不到,可怎么办呀,再不找到厕所就得尿裤子了。
根据我的经验笑语很容易被这样的故事代入。果不其然,瞪着大眼睛等着我继续。没关系啊,你会说英语啊,你可以帮忙去问哪里有厕所,对不对?
你看,要不是你一直坚持学习英语,爸爸就得尿裤子了。有你在是不是帮大忙了。
笑语听得津津有味,似乎真在这个没逻辑的故事里找到了认同感。至少当天的学习积极性是有了。
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感受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冲击,这是坚持学习英语的目的。这个抽象的概念因为缺乏语言环境,他还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更需要常常提醒。
好的一点是,他已经开始在外面留意到用不同语言交流的人,并且能为听懂只字片语而开心不已。
1
适当的奖励手段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奖励手段是大家都认同的,那样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把学习的动力转移到外界奖励。
过多的奖励手段的确对于坚持学习弊大于利。但是如果适当使用,在孩子面对坚持不下去的瓶颈期的时候会有所帮助。大前提是明确真正坚持学习目的,暂时的奖励手段,是突破瓶颈和疲惫感的方法而已。
笑语在进入Raz B级阅读的时候,我们商量好每十本书一个单元,就像在通关一样,过一单元就可以得到通关宝石。
在读的过程中我尽量不提通关宝石的事情,只有在最后完成一单元后,才会很兴奋地送给他通关宝石。
在他进入平稳阶段后,这个奖励就可以慢慢撤出,更多强调他在阅读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并在生活中找机会使用学到的东西来增加他的成就感。
已经得到的通关宝石,他指名道姓要天然水晶,十几块钱一小袋。
任何跟生活割裂的学习都无法持续下去。奖励只是一个小手段,真正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内驱力一定是清晰的知道为什么要做,并且愿意为这个事情付出努力。
1
调整频率和难度
除了奖励这个小手段,适当地调整学习频率和难度或许也是个办法,这个方法我们目前没有实践过。
以前我一周两次练习瑜伽,身体觉得累不想去的时候,就改为一周一次,也会跟老师商量降低强度,对于我来说这种调整是很有帮助。
如果在学习遇到不想继续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降低频率,调整难度来解决。
后续:
早上不想读书的问题怎么解决的呢?先讲了一个故事,我添油加醋的讲了前两天奥运会跳水冠军的故事。强调了入水的时候一点水花没有,是因为那个姐姐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去练习,坚持了很长时间,终于做到了。
我也肯定的说,跳翻这事就发生在最近几天。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当真的,对他从三岁开始练习跳翻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那天,我们只选择了一本书来读,他读得前所未有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