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冯友兰先生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书中的内容,特别是各流派的思想比较深邃、晦涩、难懂。
主要是自己的文化基础实在有限,很多地方读起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第一遍阅读我不想深究,我只想了解一个脉络,对每个哲学流派的思想有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就好。
那些深邃的哲学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如果不去深究细想,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反思,是很难读懂悟到的。
这样的学术著作需要一遍遍的反复阅读,一遍遍的深入理解,甚至要做一系列的链接和延伸阅读,才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一个相对深入的认知。
第一遍阅读其实最重要的是能够读得下去,能够引发自己的兴趣。一字一句的去扣,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辅助阅读工具——湖南芒果电视台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国》。这部片子介绍中国文化的发源,发展,演变过程。画面精美,讲述严谨,因为是影像资料,所以更加立体,易于接受。
纪录片从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讲起,介绍了道家、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等中国古代哲学流派和人物、故事。整部片子讲述的脉络,就是一部中国哲学文化的发展史。
和冯友兰先生的这部《中国哲学发展简史》相比,侧重点虽有不同,好在讲述推进的轨迹高度一致;内容虽简单概略,贵在浅显易懂。
一边看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发展简史》,一边看电视纪录片《中国》,确实有深入浅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