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从大一到大二,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或许是变得世俗了,或许是变得现实了。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曾经我向往这句话,现在我认为这是我对我妈妈讲过的最糟糕的话。
曾经,当我妈妈问我以后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想了很久,说,不管我以后做什么,我不要一成不变的稳定的生活,我要自由,我要全世界遍地走。当然,妈妈并不认同我的观点,她总觉得毕了业回来当一个公务员,当一个老师,不也挺好的吗,还能天天回家呢。但当时的我不想永远待在小城里,我向往着远方,想往着更精彩的世界,在当时的我看来,妈妈所讲的那种生活可以算为“苟且”,我想要轰轰烈烈的一生。那时的我读大一。
现在我读大二了。
最近又一次的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看着在全家团圆的时刻,一双双手欢快地忙碌着,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面洋溢的如花般灿烂的笑容,眼泪莫名的涌了上来。孩子们都长大了,走出了村子,在城市安了家,他们的父母,抛不下祖祖辈辈生活的小村子,舍不下那座老房子,于是继续留在农村,和孩子分居两地。平时老两口吃着粗茶淡饭,等过节的时候,孩子们从城市赶回来,他们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忙活整整一天,张罗一大桌子饭菜,全家人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我相信老人一定不会觉得这一天他们很辛苦,他们只会觉得,这真是幸福的一天。假期结束了,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回到城里去,老人的心情或许是空虚失落如被掏空一般吧,还好有曾经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混着幸福的泪水,伴着粗茶淡饭,留给老人们细细品味。
孩子离开老人,自己心里大概也是悲的吧,至少我现在是这样的。古人曾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有限,有的真的可以说是见一次少一次了,要倍加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如果可以,请带父母一起出去走走。
还是《舌尖上的中国》,各种年龄的人,尊崇着几千年都没有变过的自然规律,无比珍惜着大自然的馈赠,从凌晨一直劳作到深夜,挥洒着汗水,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能过得好一些,也使先人的智慧,来自古中国的习俗甚至是习惯永世流传,使他继续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凌晨3、4点起来,要走好几个小时山路,小心的一颗一颗地挖着松茸,然后拿到集市上卖,这是他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可能一天要在水里泡几个小时,小心的挖着埋在泥土中的藕,他们说,这是个力气活,趁着还有力气,在挖几年,给家里多挣点钱;他们可能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但每天仍然起早贪黑,从凌晨开始劳作直至深夜,磨面,蒸馍馍,然后顶着寒风,蹬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到集市……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诗和远方,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听过“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否有过这样的一个梦,但是我知道,他们每天辛苦着,劳作的时候,想着自己又给家里挣了多少钱,想着家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了,想着马上就有钱盖一座新房子了,他们的内心是充实而又满足的。
生活除了诗和远方,更要有的还是烟火气吧,这似乎更合家的感觉。
曾经看舌尖上的中国,我只对着上面的美食垂涎三尺,感慨着我大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再一次看,我看到了人心,看到了生活。
我在想我未来的生活。或许我会回到那座小城,我可能不再觉得钱是充满铜臭味的了,我可能不再觉得生活中有诗就够了,面包也得有。我要努力赚钱,哪怕起早贪黑,因为我妈妈想去澳大利亚看看,我想满足她的愿望,让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