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11 严家炎著

第八章后期浪漫派小说

第一节徐訏及其小说创作

148徐訏是抗战时期小说作品相当风行的作家。

第二节无名氏及其小说创作

149抗日战争末期另一个以小说风行的作家是无名氏。

第三节后期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色

150从创作方法上看,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人物和故事往往只凭想象来编织,有不少夸张和理想化成分,不一定有多少实际生活的根据。

151后期浪漫派创作的第二个特色,是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

152后期浪漫派小说的第三个特色,是人生哲理的丰富思考与象征、诗情的刻意追求。

结束语

153考察“五四”以来的小说流派,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基本认识和基本经验呢?至少有这样四点值得注意:

第一,必须解放我们的文学观念,科学地认识现实主义及其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二,各个流派发展的前途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流派本身扎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度和艺术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

第三,充分认识流派在其繁衍、演变过程中的复杂性,切忌简单对待。

第四,用一种流派的审美标准去批评另一种流派的作品,这种“跨元批评”或“异元批评”,往往很不科学,不利于流派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154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上,成就最高的还是一些现实主义或现实主义占相当成分的流派,如“乡土派”“社会剖析派”“京派”以及“七月派”等。

155从表现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拿来主义”,勇于吸收包括西方现代派在内的各种有用的创作方法、手法和技巧,以开阔我们的艺术思路,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段。

156理论的命运取决于它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

157形式、手法、技巧不是万能的,它弥补不了生活的贫血症;只有在对生活本身下功夫的基础上,技巧才能发挥它的长处,作者也才会真有用武之地。

158现实主义文学可以有多种形态:七月派的小说是一种现实主义,社会剖析派的小说同样是一种现实主义,它们应该互相竞赛,互相补充,而不应该互相排斥,你死我活。

159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