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09 严家炎著

第四节京派小说的思想性质

109首先应该指出,京派所谓批判现代城市文明,并非否定工业化带来的现代文明,而是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人的异化现象,特别是揭露拜金主义对正常人性的扭曲。

其次,还应该指出,京派小说对人性异化现象的揭露,出发点是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这是一种地道的现代思想,而不是倒退回中世纪的思想。

110异化现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拜金主义,人在金钱的淫威下使自己失去了尊严和价值。

111京派作家这些现代思想一直渗透在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也都是地道现代的。他们在小说中,向往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纯朴、天真的关系,袒露着作者自己的襟怀和性灵。

112京派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性灵小说”。——当然,这是一种现代性灵小说。

113京派虽然不是一个现代主义的流派,但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想并非对他们没有影响。

第五节再析京派小说中的现代主义

114京派作家中比较自觉地尝试现代主义技巧的,应该是林徽因。

115京派真正与现代主义关系最密切,成就也最显著的作家,是后起之秀汪曾祺。

116汪曾祺的现代派小说一个显著特点,是字里行间蕴蓄着丰富的意象和色彩,流动着诗的质素和意趣,显露着作者过人的才华

117汪曾祺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识流运用的圆熟和自然。

118汪曾祺小说的再一个特点,是能进入现代派文艺的内核,写出现代人那种孤独感。

119汪曾祺笔下的孤独感却是真正现代的。因而这种孤独和不被理解就很令人战栗。

第七章七月派小说

120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形成的一个以小说和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流派,是以胡风为核心的一个有影响、有贡献的流派。

第一节胡风的文学活动、理论主张与“七月”小说流派的形成

121主观公式主义是将作家主观置于现实之上,而客观主义是将作家主观屈服于现实之下。

122过去的现实主义一般都注重于客观现实的观察、再现,而胡风及其同人则历来把作家主观能否“体验”“搏斗”“突入”“扩张”当作贯彻现实主义的关键。

123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现实主义流派像胡风把作家主观作用强调到如此突出的程度,以至几乎包含了某种夸张的成分。这正是七月派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124我们也许可以把七月派这种现实主义,命名为“体验的现实主义”。

125胡风所说的作家主体向现实客体的“突入”“搏斗”,以及两者的“相生相克”,常常招致各式各样的误解、曲解和批判。其实,它究竟包括一些怎样的内容呢?透过胡风那些相当艰涩费解的文字,我们大致可以归结出这样三层意思:

其一,胡风认为,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复杂的客观对象既体现又克服,既肯定又批判,在深入把握客体的同时,由此也引起主体本身的深刻的自我斗争。这是一种双向的运动过程。

其二,胡风认为,作者必须深入体验和理解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灵魂。这是深一层的“突入”。

其三,胡风还认为,作者在表现对象的过程中,应该自然地将感情渗透融化进去,防止冷淡的客观主义态度。在他看来,感情、激情正是文艺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126文学作品必须能表现“活的人,活人底心理状态,活人底精神斗争”,“要反映一代的心理动态”。

127七月派作家后来大多转上多叙述少描写的道路,也正是同他们强调主观热情有关系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