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有爱才能体会离别,有怨才能体会积郁,有求才能理解不得,拿起来才能明白放不下。
初看《大话西游》,看着、笑着、谈论着每个人心目中的那个英雄;
再看《大话西游》,看着、哭着、惋惜着心目中曾经的那个英雄;
如今重温《大话西游》,看着、领悟着、这曲折的经过仿佛在说:谁的青春不曾迷茫,迷茫过,再回来,就好了。
大话
大话的意思就是假话,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西游记中所没有的。而大半的电影,讲述的也是一个欺骗的故事,就连经典的那一段“爱的宣言”,第一次说出的时候,也是为了欺骗。
孙悟空的这一段奇遇,好似弥补了他人性的不足。因为他是天生天长的灵猴,放荡不羁,无法驯服,只有经历了这么许多,才能认识到爱和慈悲。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慈悲,什么在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
放下的前提是你已经拿了起来。
当他自愿戴上紧箍咒的时候,他就明白了放下,也明白的放下。
这是故事的转折,“大话”结束了。自此之后,所有人的命运都回到了正常的轨迹。
迷茫
谁不曾迷茫过、彷徨过?
谁没有几个“想当初”?
面对孩子的叛逆或者反抗,做父母的有没有回忆过自己的叛逆期是怎样渡过的?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张扬的、激情的、勇敢的,但也是迷茫甚至无助的。
允许也是一种尊重;
旁观亦是一种体谅;
任她哭、任他闹、任她跳、任他叫;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风雨中孤独前行,迷茫的寻找出路还是愿意与他一起面对风雨,给与必要的指引?
大多数都会选后一种吧。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有的不愿意呢?
这就是沟通的艺术了,相信很多人都体会过沟通顺畅的妙处,也体会过对牛弹琴的无奈。
所以,你想与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关系,全部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