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高度评价农业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和重大意义,并科学阐释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农业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人类不同文明阶段的探索历程,也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系统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活化利用”,让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青春永驻”。
以“文化传承”为农业文化遗产“铸魂”。文化之髓、贵在传承。中华农业文化遗产绵延数千年,既记录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又蕴含着无数先民的集体智慧,同时也呈现出千百年来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实践,在农业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文化认同价值。农业文化遗产作为“陈列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不断加强挖掘研究、总结提炼和宣传其文化价值与精神,充分向世人展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让农业文化遗产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中不断传承发扬。
以“生态保护”为农业文化遗产“固本”。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寻求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立足于生态循环保护与利用的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就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数的成功实践向我们证明,传承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必须坚持“生态是根本、农业是主导”的思想,以生态建设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生态绿色优势为农业文化遗产“固本”。
以“活化利用”为农业文化遗产“赋能”。在动态的农业文化遗产中触摸历史,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中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瑰宝,总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熠熠生辉。农业文化遗产是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更是促进农文旅融合的核心看点。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自然生态条件,科学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更好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在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生态涵养、农业品牌影响力扩大、乡村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