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哲学简史》,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西方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对我国清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01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讲我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时候,就讲到我国哲学思想都非常注重对过去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缺少了一些辩证法的思维和质疑的精神,新儒家的两派思想也是这样。按照理学大师朱熹的说法,要了解永恒的“理”,原则上必须从格物开始,但是这个原则朱熹自己就没有严格执行。在他的语录中,我们看到他的确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某些观察,但是他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致力于古代经典的研究和注释。前面我们讲到朱熹的时候,也说到他对《四书》的注解贡献很大,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在注释。
朱熹不仅相信有永恒的“理”,而且相信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这些永恒的“理”。所以他的系统中有权威主义和保守主义成分,这些成分随着程朱学派的传统继续发展而日益显著。程朱学派成为国家的官方学说以后,更是大大助长了这种保守主义的思想倾向。
而陆王学派则反对这种保守主义,王陆学派用简易的方法,诉诸每个人直觉的知识、即良知。也就是每个人“本心”内在的光明。良知所直接指导的是我们意志或思想的伦理方面。它只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但是不能告诉我们怎么做。要知道在一定情况下怎么做我们应该做的事,王阳明说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实际做法,称之为“事上练”,就是要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总结。但很多人后来误解了王阳明的思想,以为拥有了良知就够了,不用去实践中检验,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理学大家:朱熹
02
汉学 VS 宋学
从哲学观点看,新儒家是儒家、道家、佛家、道家的综合,到了清代,有人反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认为他们并不是儒家,认为他们丧失了儒家固有的实践精神。清代的学者们发动了“回到汉代”的运动,意思就是回到汉代学者为先秦经典所作的注释。他们相信,汉代学者生活的时代距孔子不远,又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因此汉儒对经典的解释一定比较纯粹,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意。于是,清代学者研究了大量的汉儒注释,都是新儒家所摒弃的,他们将这种研究称为“汉学”。这个名称是与新儒家对立的,他们称新儒家为“宋学”,因为新儒家的主要学派兴于宋代,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从18 世纪到本世纪初,清儒中的汉学与宋学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论争之一。
在哲学上,汉学家的贡献很小,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是在文化上,他们的确打开了当时人们的眼界,看到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广阔成就。在明代,绝大多数读书人,在新儒家的影响下,只需要应付科举考试的知识,全部的精力都耗在《四书》上。到了清儒又开始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文字整理工作,他们就不可能仅仅限于儒家思想。他们完成了正统儒家以外各家的古代文献。包括《墨子》、《荀子》、《韩非子》、这些书都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正是清代学者的贡献,才让这些之前长期被忽视的书籍更好读。
03
西方思想的传入
前面我们讲过,我国古代人把外族人都称之为“夷狄”或者“蛮夷”,这并不是在种族的上歧视,而是文化上的。说明古人在文化上具有相当的优越感。在意识形态上,中国人的民族主义也历来重视文化,不重视政治。中国人作为古老文明的继承者,在地理上与其他任何同等的文明古国相距遥远,他们很难理解,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怎么会是有文化的人。因此,不论什么时候,他们一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总是倾向于蔑视它、拒绝它。他们不是把它们当做不同的东西,而径直认为它们是低劣的、错误的东西。但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很多学者已经对当时西方传入的数学、天文学很有兴趣。
工业革命与蒸汽机
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军事、工业、商业优势的增长,中国在满清统治下政治力量却相应地衰落,中国人这才日益感觉到欧洲科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冲击,在19 世纪爆发了几场教会与中国人的严重冲突事件之后,为了对抗西方越来越大的冲击,就正在19 世纪末,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康有为发起了著名的“孔教运动”。主张的并不是采用西方新文化,而是实行中国古代孔子的真正教义。他写了许多儒家经典的注释,注入他自己的新思想。
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有两派儒家:古文学派、今文学派。随着清代对汉儒著作研究的复兴,古今文学派的旧纠纷也复活了。我们已经知道,董仲舒为首的今文学派,相信孔子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新朝代;后来走得更远,竟然认为孔子是到人间完成使命的神人,是人类中间真正的神。康有为是清代汉学今文学派的领袖,他在今文学派中找到了充分的材料,足以把儒家建成符合宗教本义的有组织的宗教。
04
欧洲宗教的影响
20世纪不是宗教的世纪,随着基督教传入中国,也一起传入了或附带传入了现代科学,它是与宗教相对立的。因而基督教本身的影响在中国受到了限制,而孔教运动也就夭折。可是,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之后,1915 年起草民国的第一部宪法时,有一个康有为的信徒要求在宪法上规定民国以儒教为国教。对于这一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妥协,在宪法上规定中华民国采用儒教,不是作为国家的宗教,只是作为道德训练的基本原则。这部宪法从未实施,从此再也没有听说按康有为那种意思以儒教为宗教的话了。
在20世纪初,关于西方思想的最大权威是严复和王国维。严复对古代人文学科的书进行了注译。而且他的译本在当时广为流传。而王国维是当代最大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著作家之一。他三十岁前就已经研究了叔本华和康德的著作。与严复只研究英国思想家不同,王国维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更加广泛的研究。在20世纪初真正懂得西方哲学的人不多,而王国维就是其中之一。
05
欧洲科学思想的影响
说完了欧洲宗教思想对清朝文化的影响,让我们再来聊聊西方哲学思想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前面内容中,我们讲到“中国的佛学”与“在中国的佛学”,是有区别的;又说佛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是宇宙的心的概念。西方哲学的传入,也有类似的情况,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作者称之为“正的方法”,而道家和佛学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
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什么是“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
其实这是作者冯友兰先生在本书中的一种提法。他认为西方哲学家们讨论形上学的对象时,会去穷尽事物的本质,去探寻“是什么”。他称这种研究方法为“正的方法”;而我国古代哲学家对形上学的对象不直接讨论,只会说它“不是什么”。所以,作者称这种研究方法为“负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子《道德经》开篇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逻辑分析法正就是一种典型的“正的方法”。它用一系列逻辑严密的理论和论据来证明“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传入佛家的负的方法,并无关紧要,因为道家早已有负的方法,当然佛家的负的方法确实加强了它。可是,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的“正的方法”的传入,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它并没有取代负的方法,却很好地补充了负的方法,让我国哲学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