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二)那个花季女孩儿……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敬

                            <1>

村子的西头,在一户人家门外路边的石墩上,常常坐着一位老人,她身材消瘦,头发花白稀疏,眼神黯淡,手里握着一支拐杖。她的目光总是望着北方,嘴里自言自语,听不清楚念叨着什么……

老人的小女儿小琴17.8岁了,性格活泼开朗,脑后一束马尾,走起路来,左右摆动。爱唱歌的她,总是哼着流行歌曲。所到之处一片欢声笑语。

80年代开始,农村的人想挣钱,出去打工是唯一的出路。这一年刚开春,老人的小女儿小琴也随着打工的大潮走出了村子。

小琴走那天就是顺着村口的那条路往北方走的。

小琴对大都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2>

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飞驰而过的小汽车;踩着高跟鞋穿着包臀裙涂着口红的白领。满目的繁华让小琴目不暇接。

小琴没有任何技术,她们几个同来的女孩儿只能在一个工地上当小工。虽然环境艰苦住的地方也很简陋。白天整整干一天活挺累的,不过,晚上大家住在一个屋子里,都是同龄人,开开玩笑嘻嘻哈哈的,也别有一番乐趣,而且还有钱赚,小琴既开心又满足。

那是一天上午,和往常一样,小琴正在干活,突然从空中落下一根铁管,小琴来不及躲闪,当头砸在了小琴的头上。大伙儿七手八脚的把小琴送到了医院。

小琴做了各项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小琴苏醒了过来,看着和正常人无异。小琴提出要去方便,小伙伴陪着她。一切都很顺利。

可不曾想,回到病房,没一会儿小琴就死了。

                              <3>

噩耗传来,村里一片唏嘘。

那时候城市正执行火化如火如荼,遗体不可能带回来,只能就地火化。

一把骨灰装到盒子里被她大哥提了回来。一个骨灰盒,加上赔的几千元钱,小琴如花的生命就换来了这些。

这事儿终究瞒不过老母亲。老人枯瘦如柴的手抚摸着骨灰盒,老泪纵横,踉跄着仰天长叹:小-琴——啊!小——琴,回——家了。

可怜的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纵使眼泪哭干也换不回活蹦乱跳的女儿啊。

在空旷的田野上,又多出一个独立的坟囚。

                              <4>

后来听村里的长者说:当时不该让小琴去方便。

因为人在受到重创的时候,身体相对虚弱,如果方便了,其实就是泄了元气。倘若当时阻止小琴。是有生还的希望的。而且可以告诉她,一定要忍着。

这就是意念的力量——用意念来控制

有长者曾目睹这种情况,吵着闹着要去方便,非说憋不住了。事后证实那只是一种感觉,根本不需要,也没有。

从此以后,村里人时常看到在村西头路旁的石墩上,坐着一位老人,身边竖着一支拐杖。她眼神迟滞,身材佝偻。老人浑浊着的双眼,眺望着北方——那是村口通向远方的路。

眺望着……眺望着……

                              <5>

或许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他们衣着普通、土气。

在餐厅里,他们一口家乡话,而且说话大声。

那么,请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吧!

他们做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他们用汗水和力气换取微博的工资。

他们理应得到尊重

我们生活在都市,享受着一切便利。却不知有这样一群人——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其实他们也有一颗火热的心,同样也向往美好。

正是有他们,城市才变得更加美丽。




上期文章:乡土故事(一):那个难产的媳妇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母亲 入画。 1.日 屋檐下 外 黑底白字(五十年前) 母亲腊梅拉着两个女儿的手站在屋檐下躲雨。 母亲用眼神示...
    植物姥阅读 716评论 0 0
  • 上周的一天我忽然接受到了一个微信请求,打招呼的内容是:我也是阳城的。我很诧异,接收了以后才知道原来也和我一样是个糖...
    唐人生阅读 111评论 0 0
  • ▲点击关注 |收藏每一个中国人的匠心 日用即道,应得尊重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曾经技术窘迫之下的实用智慧。 你问我人生...
    谷雨CHN阅读 1,127评论 6 16
  • 一年多过去了,再提起你已经没有满满的恨和痛苦了。毕竟第一次那么认真用力的去爱过一个人,那么天真的认为一辈子可以只爱...
    懒豆阅读 553评论 4 4
  • 流程 随机分组 小组计时互评,包括Well和Can Improve两个方面 组内讨论,邀请代码有特点的同学上台分享...
    今站阅读 13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