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白玉娘,内有大文章。
医圣匠心运,祛寒避冻疮。
传承历千载,佳节寓吉祥。
包纳众荤素,团圆每故乡。
人常说:好吃不过饺子,确实,面食里面饺子算是“神兽”一枚。
传说,饺子为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作药用,他将祛寒的药物、食物包于面皮中,水中煮熟食用,可以使人避免手、耳生冻疮。
饺子和馄饨一直相爱相杀,其实它们原本就同宗同源。三国至唐代,饺子一直被冠以“月牙馄饨”、“偃月馄饨”等名,直至宋代这种月牙馄饨才有了“角子”的名称;元、明则又叫作“扁食”,至今山西很多地方还沿用这个名称;从清代开始,这种食物正式被叫作“饺子”。
饺子,于春节又有更深一层的寓意——更岁交子,所以除夕夜守岁,饺子成必备食品。记得小时候吃完年宴,再饱也要被妈妈催促着吃一两个饺子,除夕夜才算圆满。
三十那天,我大开“杀戒”,做了大概有三斤面的饺子,馅儿有芹菜猪肉、荠菜猪肉、梅干菜猪肉三种,最后这种馅儿,可能其它地区人民连听都没听过,但是味道很好。
我是一顿爆包啊!从剁馅儿、调馅儿,到和面、擀皮儿、包成饺子,我是一人包揽,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一边看春晚一边愉快地包完了所有的馅料,又愉快地和家人一起品尝了这美味的重头戏。
其实,包饺子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果腹意义,而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情怀,凝聚着每个小家,凝聚着整个华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