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格局、出路】
我想很多人都还记得,在今年的《极限挑战》第一期中,谈起了“高考”和“起跑线”的话题。
男人帮提问了六个问题,这6个问题只与家长的学历、教育方式,家庭的条件、阶级有关。当你是肯定的回答时,那就向前走到下一个起跑线,否的话就待在原地。
就这样,拥有着优秀家长、家庭的孩子最后会比原地不动的孩子提前走上上百米。
“起跑线”的不同,可终点却是一样,你那么努力却连别人的起跑线都赶不上,或许就是一个扎心的现实。
而比这更扎心的我当初也曾提到:这期节目是在上海崇明中学拍摄。这个学校,每年又近10%的学生能进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95%的学生能够进入理想本科。
能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要么是成绩十分优秀,家庭多是中产以上。那些被同学甩在身后的学生,又甩了全中国多少学生十万八千里?我们不得而知。
而近段时间,一部历时7年跟拍的纪录片《出路》火了,我想比这期节目更具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个人、三个阶级,不同的选择与人生,不同的出路......或许就是这个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吧?
她叫马百娟,生活在甘肃白银市会宁县,村里只有一个破旧的野鹊沟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学校有2老师,5个学生......
她的爸爸60岁,妈妈智力障碍,哥哥14岁便出去打工了。
“反正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那为什么要上学?”
这是马百娟父亲的看法,也因此,马百娟直到十岁,才在校长的游说下,背上书包读书。
但是和父亲不同的是,马丽娟热爱读书,能够背上书包,她就非常的开心。
她在作文中写道,她的梦想就是长大能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给家里买面、挖水井。因为家里面不够吃,水也不够用。
2009年,12岁的马百娟渴望着能去北京读书。而那个能在北京央美附中读书的袁晗寒,却休学了。
17岁的她,已经留级了一年,但是还是有几门功课不及格。
她的爸爸从事房地产,妈妈在电视台上班,家境优渥。从小,妈妈就觉得她有艺术天分,也因此,钢琴、舞蹈、美术,各种培训班上了一个遍。而这其中,袁晗寒最喜欢的是美术。
没了那些物质上的烦恼,她所要对抗的就只有一个“无聊”。
在我看来,她的心理年龄早就超越了17岁:“不会被饿死就行了,没有人会被饿死”,所以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而自己想要的又是什么?她一直在寻找。
退学后的她整天窝在家里,靠着看电影和书打发时间。之后无事的她去了南锣鼓巷,花费两万块租了一间店铺开了间小酒吧,自己装修、刷墙。
2万块,可能对于马百娟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袁晗寒就这样轻易的花出去了。而袁晗寒的妈妈对此也毫不在意,对于她来说,这是孩子想做的,那就让她去试试,这2万块,就当是交学费了。
马百娟的生活,可能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中也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袁晗寒或许就是我们向往的一种人生。
而在这其中,徐佳或许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缩影。
09年,徐佳19岁,是湖北咸宁的一名高考复读生,那是他第三次复读。
他的父母都是农名工,07年,父亲意外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他和妈妈弟弟只能挤在十几平的出租房生活。
父母吃够了没学历的苦,一心想要自己的孩子能读大学。为了能完成父亲的遗愿,在二次落榜后,徐佳选择了第三次复读。
复读生的压力有多大我想大家都能体会,何况是第三次复读。徐佳对高考已经产生了恐惧,面对着考试颤抖着双手,冷汗直流。他说,他曾一度想要轻生。
普普通通城镇青年,没有良好的家境,高考或许对于这样的普通孩子来说,就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选择。
那年,徐佳第三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时间一晃,导演第二次拍摄,已经到了2012年。
马百娟的家在父亲和哥哥的努力下,搬到了有水有电的宁夏。有学校可读了,可是马百娟却因为学习跟不上而辍学了。那时,马百娟15岁。
在马百娟的父亲眼中:“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
女孩子将来是要靠她的老公,所以读书没用,嫁过去生了娃,有工作也干不成,所以还是拉倒吧别念书了。
小学都还没毕业的她开始尝试着找工作。可是因为年纪太小、学历太低,她全被拒绝了。
面试失败的她坐在小桥上,不发一言,时不时的摇摇头。她也有很多想要尝试的,可是限制太多,她没办法去做。
而袁晗寒在南锣鼓巷开的小酒吧,在三个月后就倒闭了。
之后的她开始游历欧洲,找到了新的目标,决定申请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幸运的是,她考上了。
2012年的袁晗寒,已经在杜塞尔多夫就读艺术方向的硕士学位。可是独自在异国的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对抗着“无聊”,没事接点小活,去公园溜兔子。
而徐佳也终于如愿,他考入了湖北工业大学。可就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打游戏、睡觉、逃课......在大学里无聊而又迷茫着。
大三时,大家都开始找工作。但是徐佳投出去的简历却很少有回应。他去过保险公司做接线员,穿着西装衬衫到处去面试,可是双方都满意的工作真的太难找。
最终他还是把自己“卖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工作可能并无太多的选择。他就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为了给自己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纵使万般不情愿,可也渐渐被这个残酷的社会现实磨平了棱角,慢慢的妥协了。
2015年,再见到马百娟,连导演都惊讶了。
18岁的马百娟已经嫁给了自己的表哥,肚子已经高高隆起。她在表哥工作的陶瓷厂工作,日复一日吸着粉尘。和其他孕妇一起在太阳下讨论着谁的肚子大......
她就如自己父亲当初所说的一样:辍学、嫁人、生子......
她的一生或许早已有了定数,纵使年幼的她想的是去北京念书,上大学......但或许结婚生子就是她给自己找到的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吧?
2015年的袁晗寒,依旧没有停止对抗无聊,她一直在找的就是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在袁晗寒心中,德国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国家,对于她来说了无生趣。于是15年袁晗寒回国了。而为了“不那么无聊”,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北京只身去了上海的一家美术馆实习。
实习过后,她在北京开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成为了自己的老板。
就如当初的那家酒吧一样,她的父母也并没有干涉太多。在他们看来,不需要去把自己的思维像个框框一样定在袁晗寒的身上,她并不一定要达到大众眼中的“成功”,只要她喜欢,就好。
而徐佳,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为了能给女朋友一个交代,刚毕业后的他早早的就结婚了。
而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他在武汉买了房,买了车,算是站稳了脚跟,稳定下来了。
徐佳相较于马百娟,已经幸运的多。可是相较于袁晗寒,还是活的“小心翼翼”。
但这或许就是当今徐佳这样一个大群体的真实写照:没有优渥的家庭在后面做支撑,所以没有任性、试错的资本,他们对待工作、婚姻、生活,必须要小心翼翼,因为害怕一回头,自己会一无所有。
在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赤裸裸”
不加修饰,没有褒扬和抨击,每个人眼中都能看到不同的内容,导演就是用三个人的故事,将整个社会缩影了,这就是现实。
我们觉得马百娟的生活简直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可你去小乡村一看,多的是早早辍学,16、7岁嫁人生子的女孩。
而袁晗寒所代表的富人阶级,无论你怎么抨击她“靠父母”,你都得承认,这些从富裕家庭走出来的孩子,眼界和行动力确实比一般人要高很多。
她能轻而易举的放弃别人求之不得的,也能在“玩够了”之后专心做一件事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相比较那些只想着稳定工作的人来说,眼界格局要大上许多,并且以他们的人脉、资本、能力往往成功的几率更高。
而徐佳,就是我们。
没有资本恣意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靠着高考改变命运,一步一步努力的工作,算着房贷车贷生活费,结婚生子,小心翼翼的生活。
压力大、责任大、内心压抑,可是还是得强逼着自己坚持下去。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让自己的下一代不用像自己那样辛苦,能过上袁晗寒的生活。
这就是现实,不同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出路。
可能你最后的出路,还不及别人的起点高。但也可能,在你的努力下,你跨越了阶级,爬的更高。
而在这其中,让我最感慨的或许还是父母的格局。
父母的格局,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袁晗寒的父母,有钱有文化有格局,所以他们给女儿的更多的是试错的机会。他们一直在做的不是规划好女儿的未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灌输女儿成功学理论。
他们一直在做的是给她托底,让她体验不同的生活,尝试过不同的事物后,找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适合的。
你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父母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徐佳的父母,因为自己吃过没学历的亏,就努力的让自己的孩子读大学走更好的路。
他们或许没有袁晗寒父母一样的经济实力,但是他们明白:高考可能是普通孩子改变人生的唯一方式,知识、文化在当今社会不可或缺。所以无论自己多么辛苦,想要孩子过得好,都得让他们读书。
这可能就是现实中千万父母真是写照。
而马百娟的父母,说的难听点,或许就是“拖累”。
他们一次次的告诉你“你不行”“你没用”“你要按照我说的来”“你的人生该怎么怎么样”“其他的都是扯淡”......
而在那样一个闭塞环境里,周围的人都告诉你这样才是“正道”,从小你就被这样的思维洗脑,长大后自然就下意识的去接受。
其实你会发现,这是良性和恶性两种循环关系。
越是高学历、高条件的家庭,格局越大,越在意子女教育,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在孩子身上。
而越是贫穷的家庭,父母觉得“读书无用”的越多,重男轻女的越多,觉得不结婚就是失败的越多。
而最可怕的是,格局最狭隘的父母,他们的眼里只有一座窄窄的独木桥,他们砍断了你其他所有的路,逼着你,只能按照他们的想法,踩着独木桥过河。
穷富两类人,有的时候差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眼界、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贫穷,而是贫穷带来的视野的局限。
马百娟后来再也不接导演的电话。
徐佳凭着自己的努力迈入了中产。
袁晗寒开公司做CEO,依旧在找自己的精神寄托。
在看过袁晗寒的生活实录后徐佳说:
“我知道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也接受这种不公平。但是我会经过我的努力,让我的下一代过上这种生活。”
我想这也是这部赤裸裸的揭露现实的纪录片侧面想要告诉所有人的一个道理吧:
这个社会总是不公平的,我们只能去接受,但努力就没意义了吗?我想未必。
那些不妥协于生活的人,总能战胜生活。
丁俊贵
201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