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了某手机品牌行将陨落的报道,其创始人还计划通过自己的演讲和写书继续为推动其品牌而努力,不禁引起了我对努力与结果之间的一些思索。为什么雷军通过手机取得了小米的突破,而乐视、锤子手机、董明珠所倡导的手机就不那么辉煌呢,这几个品牌的带头人都很会演讲啊。
一个手机品牌,可以通过极好的演讲宣导就畅销吗,就可以赚到钱吗?如果能说会道就能成为超级销售员,岂不是“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原则过时了么。这好比股神巴菲特会大量阅读上市公司年报,并精通财务分析,这些技能支持他成为了股神。但这些技能仅仅是他成为股神的条件之一,而非充分必要条件,就好比我周围有大量非常懂年报、财务分析的人,不仅没有成为股神,还经常亏得一塌糊涂。
演讲水平高也好,懂报表也好,仅仅是创造商业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充要条件!再明确的说,“演讲好”不等于手机能成功,懂财务报表也不等于一定能成股神,千万不能把加分要素当成根本成功要素。只能说演讲好的比演讲弱的容易有效展示一些,更有煽动性一些而已,离成就一个组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千万不能错解商业的本质。
任正非的事业做的那么大,很少见他到处演讲;雷军把手机卖的好,演讲只是助推剂,手机本身会说话才是关键,把握住移动互联网、极致产品和客户价值是重点;董明珠也很喜欢演讲,但她的手机、汽车似乎都艰难重重,如果格力空调的品质没那么好的话往往越讲的多就越糟糕了。
我的一位朋友,把团队、产品、服务及客户价值几乎做到极至了,十年内业绩大幅增长,他却躲在后面悄悄做股东,每天四小时以上的读书学习,既没有粉丝也不做演讲,毫无生息的赚钱了。
真实的商业是真正能解决客户的问题,能为员工带来幸福感,也能造福社会的,如果这三条能兼备的话就是完美的商业模式,如果具备第一条的话也可以有一片市场空间。仅仅靠情怀的带动,靠演讲的推动,对商业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倒不如专门去做演讲导师或专栏作家更简单些。
在飞机上看了某电影名星的专访,该名星这几年跨界经商,受合伙人影响一开始租了高大上的CBD办公楼一个楼层,在巨资精装修,还招聘了一批帅哥美女,以为成功企业都是这个原因造就的。结果在“酷”的办公室里一路烧钱,却没有足够订单支持,后来只好搬到30平的普通办公室,开始接地气的服务客户,逐渐的经营形势就好转了。很多人以为颜值很重要,其实没有名至实归的综合实力,仅仅靠买私人飞机、买豪华车来装点形象,却忽略了商业本质的价值创造,就很可能变成“包装过度”,还可能滋养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让本可持续经营的事业过早夭折了。
在正确的条件下去创造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坚持练习是有必要的,正确的投入与合适的结果也是很对应的,如果渴望煮沙成饭就好比缘木求鱼而很难了。
比如一个人每天十到五十个俯卧撑,循序渐进的坚持三年后,多半能很轻松的做到五十乃至一百个俯卧撑,也很可能成为俯卧撑方面的能手。但是,就认为这个人一定能成为体育名星,那就未必是这样了,那就是条件和结果不充分必要的错解了。
有些商业成功的人会买豪车,但买了豪车就等同于商业会成功的逻辑可能是不严密的。演讲的好,可以帮助优质的产品和企业加速成长,但没有优质的产品和客户价值为支撑,仅仅靠演讲和情怀做为重点的话,就是把梯子靠错了墙,很容易摔下来的。
乔布斯很会演讲,在萍果时尚产品出来前,他曾经被自己创造的公司踢出局了。当演讲和新的萍果两者完美结合时,乔布斯就如神般传奇了。同样,乔布斯走了,萍果却成为了市值过万亿的超级企业,并取得了持续的发展,看来回归本质的思考太重要了。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值得我深入践行啊。
阅读到这里,您的感悟是什么?写下要点,并且即刻、面带微笑的、小小的去实践一下吧。
#无戒365挑战 周伯通(安柱)日更1000 第263天
阅读到这里,您的感悟是什么?写下要点,并且即刻、面带微笑的、小小的去实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