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
如何能够让自己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不为迎合,只为让善良的自己能够给别人带来温暖。
今天阅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改变人生的谈话》,想要改变人生,从改变说话习惯开始。
一、但是、同时和虽然
你的领导有没有对你说过:“今年表现很好,但是缺点有点多。”
你的家人有没有对你说过:“今天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是错误也有点多。”
听到以上的话,你会作何感想呢?
换一种方式表达:
领导:“今年表现很好,同时缺点也不少。”
家人:“今天作业完成得不错。同时错误也有点多。”
是不是稍微舒服一些?
再换一种方式:
领导:“今天表现很好,虽然缺点也不少。”
家人:“今天作业完成得不错,虽然错误也有点多。”
说说你的感受吧,是不是会有些许不同。如果被以上的句子言中的你,是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
二、为什么和怎么做
有没有被人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脑海中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领导:“你为什么迟到?”
我:“我在路上扶老太太过马路?或者我给一个美女做心肺复苏?要不我堵车?”
每当这样说的时候,都会被领导认为是找理由,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他在责备你,让你的防备心不得不找理由,把影响降到最低。理由越可靠,风险越低。
举个例子:
家人:“你为什么这么晚回来?”
我:“我加班;我路上扶老太太过马路;我堵车;有应酬。”
如果领导换一种方式来问呢?
领导:“我发现你今天迟到了,以后怎么改进才能不迟到?”
我:“早起10分钟;通过更有效的交通方式;多设两个闹钟。”
领导的问题让我不得不思考具体的解决方案,甚至可能付之行动。相信会有更好的方案,促进我思考解决方案,我不会认为这是责怪。
举个例子:
家人:“这都1点了,以后怎么样才能早点回来?”
我:“尽量抓紧完成工作;尽量减少应酬,如果逃不掉提前和你说。”
三、如何应对吵架
吵架是生活中在所难免的,我们恨不得用最恶毒的话让对方伤心。但是对方服软了,伤心了。如果对方是你心爱的人、亲近的人。你会觉得开心吗?
在吵架前,我们应该先肯定对方做得好的地方;再告诉对方可以改进的地方;对于未来的一个展望(画饼)。
举个例子:
女友:“你上一天班辛苦了,相信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虽然你的袜子总是到处乱扔,是不是可以扔在洗衣桶里减少一下我的负担呢?这样别人来到家中,看到一个整洁的家,相信你也会很有面子。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没人能天天为你打扫房间,最少也显得比较整洁,方便你找下家。”
反面例子:
女友:“我这一天天上班已经很辛苦了,你回来却只是往沙发上一躺,鞋子袜子满地扔。就不能分担一些吗?不知道当初怎么看上你了,这么邋遢懒散。”
哪一种方式更好一点呢?你在试图改变别人的时候,对方不自觉会产生对抗心理。认同他的优点(先礼后兵),提出改进方案(本来你可以这样),再对未来进行一个预测(画饼)。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想呢?
四、人无法处理否定词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考试不要紧张!”
但其实听了之后更加紧张,甚至有的人可能已经大脑一片空白,手出虚汗了。因为这一句话只会让你听到紧张这个关键词,对于不要这两个字是无法处理的。
如果换做:“放轻松,没关系的。”是不是能够有所改善呢?
当我们跟别人说什么的时候,要少用否定词,不要、不行、不能。比如:“不要吸烟”
但是我们可能接受到的是,烟瘾犯了,我要来一支。
我们是否可以换成:“你肯定能戒烟的。”,这时候 脑海中是不是不是吸烟,而是自己励志戒烟呢?或许烟字就是你的关键字,那可能这种方法不太有效。
五、让别人喜欢你,就让他帮助你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帮助他人,但是很多时候帮助他人并不能让我们跟别人距离更近。想要在人际关系上破冰的方式,就是让对方帮助你,请求对方帮助你一个力所能及的小忙。
相比那些被你帮助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更愿意再帮助你一次。这也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
请求别人帮助首先就是优先的信任他人,他人有可能会回报你的信任,以此来建立双方彼此的信任。
如果不信,找个你的邻居借瓶酱油试试?
六、最后
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我们避免不了和其他人进行交往。我们应该具备有效且友善的沟通。
能够让家庭更和谐。
能够让职场更顺遂。
能够让朋友更亲密。
希望大家能够有和睦的家庭;投缘的朋友;友善的职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