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来,静心阅读,坚持已有月余,我终于完成了《给教师的建议》整本书的阅读,成就感油然而生。但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直至现在,才读完这部教育理论专著,欣喜之余,实感不安和惭愧,掩卷沉思,更是深有感触。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实践家,热爱孩子,热爱教育,成就卓越,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部专著是他30多年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虽已过去几十年,但书中阐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仍不过时,依旧可以指导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
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讲述一个事例:一个有30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很出色,每一句话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听课的老师完全被讲课吸引,以至于将自己当成了学生。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针对这个事例,苏霍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拥有更多的时间,不把备课变成死抠书本和教参,不苦思冥想教学设计,避免教学时的“黔驴技穷”,让课堂充满智慧和灵动,就要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尤其要读学术著作,源源不断地供给我们知识的养料,才能使我们思想的河流不至于干涸。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有一套个人藏书(学科专著、榜样人物、心理学),每天都去向这些书请教。为了将自然界的一切说得确切和优美,他购买了一批批书籍:关于实物课的教育文集、各种辞典、有关植物学、鸟类学、天文学、花卉的书籍。想想现在的我:从教多年,我总觉得时间紧张,每日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照顾孩子和老人、辅导孩子学习等等,忙的人脚不沾地,累的人回家就想窝沙发,尤其是步入中年后,更觉精力有限,时间短暂。客观现实无法改变,主观上,自己怎样做才能换来充足的时间?
每学期的外出培训,我聆听不少名师大家的课堂,像余映潮老师、黄厚江老师、肖培东老师,羡慕他们上课的大家风范,站位高、有深度、有广度;欣赏他们巧妙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他们精辟的点评,妙语连珠,鼓励与指正并存。同时,也学习许多别人的优秀案例,但为什么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有限呢?这个问题深深困惑着我。现在看来,我只是单纯的模仿,还美其名曰“借鉴”,其实这只是外在的教学形式改变,一节课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应从根本上注重内在的提升:不能“茶壶里煮饺子——有货道不出”,更不能“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必须要树立“终身读书,终生备课”的理念。这样,在讲课过程中,占据我们注意力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每日抽取时间,固定读书,坚持下来,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一个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你,一个有独特教学风格的你,那是全新的自我,充满阳光和自信。
读书对教育者重要,对于受教者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学困生”更重要。《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你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的确如此,学习语文,需背诵的内容众多。孩提时代,不理解也可诵读,那是为了灌耳音,感受汉语言的美;学生时代,就要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否则,儿时背诵的记忆也走不长远,死记硬背只能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僵化,不会思考,越来越迟钝。他给出书单,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书库,其中榜样人物的书籍是必须的,有意识地向个别学生推荐,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可以触动他们的内心,成为自我教育的开端,书中例举许多教育成功地案例,供我们参考。
其实,“学困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漠然的态度让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类学生也花费了很大力气,没有选择放弃,让人由衷敬佩。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远不止这些。虽“相见恨晚”,但总比不见好。能拥有这本书,能看完这本书,能从中汲取营养,对我而言,乃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