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安全吗?先看一下城投债是什么。城投债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债券,由政府发行,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因为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发债,所以通过财政拨款或者通过把一些土地、股权的财政收入注入到一个法人主体——我们俗称的城投平台,通过城投平台向市场上募资,从而去做一些市政开发的事务或其它事务。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城投在一定程度上绑定了地方政府信用,我们倾向于认为与地方政府关系越紧密的城投,安全性相对越高。城投平台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亲儿子”,
城投公司的高管(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通常都是从政府机关直接调任,由地方政府任命,纳入组织部统一管理,比照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级别赋予相应权限,进行日常管理,由此也可见城投与政府的紧密关系,不仅仅是体现在股权上。
所以城投发行这些债券以后,还债的来源主要就是地方政府债务的置换,政府机构的应收款、财政补贴等。从城投债的本质来讲,它带有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从信用背书的层面来说,城投债是仅次于国债的一类债券。
那完全没风险吗?并不是。在本质上其风险不在于还款能力,而在于还款意愿。这个还款意愿不是指直接违约(当然,也可能会出现),而是在于其“化债”的手段(方式方法)常于无形中,这是不同于其他的金融产品或项目的,这些本篇先不讲了。
还有就是,现在天量的“城投债”对地方政府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信用风险集中暴露,政府救助可能会根据重要性有一个先后顺序。这个先后顺序对于投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要明白任何事情就怕拖,拖是能把人拖死的。
城投债是标准化产品,从表面去看违约情况来说,城投债至今没有发生过实质违约。所以,人们称城投债为金边债券。这也是为什么在权益市场萎靡、资产荒的情况下,很多投资机构去认购城投债。
但政信非标这些年时有暴雷,城投非标逾期项目有很多,涉及地区广泛。这种差异与二者在发行门槛、监管审核方面的差异密切相关。以前,政信非标资产在地方管辖的金交所审批以后,就可以进行募资了。由于每个地方金交所的审核标准不一样,有的甚至是备案制,因此底层资产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家要切记,金交所的产品要谨慎,因为承销商违规超募或者私自挪用款项的情况发生过很多。金交所的“坑”很多(金交所现今已被全部关停),有不少机构踩过雷。“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没有匹配的能力,别轻易碰一些事或项目。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城投债的投资并不能简单地看评级。评级机构给债券的评级,对于债券机构来说,只是债券风险判断的依据之一。有些地区的城投债评级虽然很高,但是城投平台的债务负担也很大,风险因素在累积。并且即使评级高的现在没有发生风险,不代表未来没有。还是那句话:无论是股市、债市、楼市等任何市场,都需切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