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是比较焦虑的。不敢放手有很多担心,为什么很难放手呢?是因为你的生活态度取向是控制的。那什么是生活态度取向?不同的生活态度取向对亲子关系有什么不一样的影响?首先我问你,你会让3岁孩子给你设计梦寐以求的人生蓝图吗?这听起来太可笑了,可你的生活建立在你还是小孩子时,为自己设计的蓝图上。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生活态度取向,也就是你在压力状态下的应对模式。很多时候我们做决定,是潜意识在做决定,尤其是在我们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做的决定,很冲动的决定都是潜意识在做决定,那潜意识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形成,形成了你的生活态度取向。所以,现在你的孩子也在形成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生活态度取向这个词是不是很新鲜呢?它其实并不是性格测试,它并不描述你是谁,也不是给你贴标签,而是当你有压力的时候,你的行为方式是什么?从而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以色列心理学家尼拉凯弗把它归结四种生活态度取向。
1、安逸型
当你和自己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侯,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当你出现紧张、痛苦和压力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安逸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我必须努力避免压力的痛苦,让别人照顾我才可以。
2、控制型
当事情井然有而且很有条理,并且我能控制自己和局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当我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尴尬并被羞辱或被批评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控制型生活态度取向的信念是:我必须控制自己和局面,这样我才不会被羞辱。
3、取悦型
当我能取悦别人并避免冲突,而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困难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感到被拒绝、被孤立或者不被人欣赏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
取悦型生活态度取向的信念是:认为我必须去讨好别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最好不要拒绝我。
4、力争优秀型
当我获得成功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
力争优秀的人会有什么信念呢?我必须要更努力改善,必须做到最好才可以。我最讨厌没有意义和不重要。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经常说:“相反相吸”,两个人结成伴侣,因为被对方身上所具有的,在自己身上缺乏的优点所吸引,当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相爱容易相处难,而且我们也看到了不同生活态度曲线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身上,会带来潜在的挑战,促使孩子做出不良的决定,孩子会装控制,我们经常看到面对孩子同一件事情,例如能不能吃糖块?不同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在观念不一致。就会导致装控制行为,所以父母有必要了解彼此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相处,发现孩子在养育孩子上要取长补短,要做适当的分工,一起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