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已经结束,按年计划算每月应该读六本半的书,一年可正常完成读书计划,如果哪月慢了后边的时间就相对较紧张,如果哪月快了,后边就相对轻松,总之以任务为准。
因为一月读去年12月便开始读的《西游记》而耽误了半个月,后边好赶慢赶总算赶的七七八八。没想到二月又有些卡壳,还不是一般的卡。
就卡在正读的这本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不但读时卡,虽然语言是现在通用的大白话,且通俗易懂,但道理深刻。这本书应该是散文的形势,其中包括多个小篇,是朱光潜先生对各种关于书及周边的一些观点及分析。所以读时是酣畅的,但读完一段回过头再重新读,细细琢磨之下,越嚼越有滋味,在笔记本上写写记记。一篇文字之中,一个小的观点说完,自己又在文字所描绘的思想中神游,假象自己会有何反应,并尝试转便以往的思路。
读这本书不但读书时进度慢,就是写文码字也大大受影响。就好像突然发现以往思想认识中日出日落都是假象,一时地有些无所适从,就连以往心中的规则也受到了撼动,无法组织出成形成条的语言。导致在日更码字时,出现了近一年没出现过的,长时间对着电脑发呆,却不知如何下手。
加上这几天工作上有些忙,下班时间也要处理一些未处理完的工作,大大压缩了读书的时间,只能眼看着速度如蜗牛却无计可施。对于这本书,接下来还是打算慢慢地用心读完,不在时间上设限。
最近两年因为喜欢上读书与小说,时常感叹虚度了十多年的光阴,没有师长指导点拨,早一点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来。现在得遇朱光潜先生的文字,字字读来如醍醐灌顶。
很久没有推荐过书了,强烈推荐朱光潜先生的文字,我目前除了上学教课书中朱光潜先生的课文外,也只读了这一本先生的书。一般推荐书,以“好看”和“精彩”为标准,先生的书超出这个标准,因为一般人眼中的“好看”和“精彩”是带些游戏的成份。
朱光潜先生的文字,就目前读的这本《谈读书》来说,是以学术的标准来要求文字的。正如他所说学校的教育,有两个重要功用:启发兴趣,指点门径。在他的文字中我深深体会到这八个字的真意,也圆了我一直没有师长指导的遗憾。
这本书的文字虽是散文的形式,但是却有哲学的深思和严谨,却又不像哲学那种玄而又玄,而是非常切实地从问题的根本,从事件的源头启发思考,学会思考,探索本质,发现自己。
除了这本书这个月印象最深,不需要去看读书目录能一下子出现脑海中的,就是重读的那本《小说的骨架》。不知道第一遍读的是真的忘记了,还是已经变成自己的知识内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除了极少的几句话是有点点熟悉的,整本书竟然像是没看过一样。
甚至第一次读的感觉也没什么记忆了,不过这次读却是有巨大的收获,在目前对小说整体认识之前新的收获,大概中间间隔一年的时间起了一定的升华作用。所以总结来看,读过的每本书,码过的每个字都没有浪费,它们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某个地方,在某个偶然的时间,起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作用。
总体来说,二月收获颇丰,感恩相遇好书,感恩作者用心至诚的文字,感恩得遇为读书指航的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