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行为。一种是,比方说一个医生花很多时间去研制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或者歌星迈克尔·杰克逊( Michael Jackson )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他的舞姿,让观众得到更高的娱乐享受;而另外一种活动,是那些利益团体想方设法,怎么去获得政府特殊的优惠政策。
这两种活动,表面上看都是在努力工作,都是在积极进取,但他们实际上对社会财富有不同的意义。
前者对社会财富有正的贡献,而后者,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从此在经济学界,“寻租”这个词就专门用来指那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到好处,而社会总的资源会发生耗散的行为。
在很多国家,由于制度设计不当,寻租行为非常活跃。这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些国家里,人们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整个国家却非常穷。
课堂小结
竞争无处不在,而只要有竞争,就必定有资源消耗。在政府规制下,人们为了争取特殊优惠或经营权利,就会展开各种竞争,在这过程中总会产生社会资源的耗费。在经济学界,寻租一词特指这种向政府争取特殊优惠或权利的行为。
转载网评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的话说:能用钞票解决的问题,就别用选票解决。
之所以寻租会有生存空间,一定是给了官员不该给的权力,而这个权力所对应的问题原本是可以由市场本身解决的。
我们说,好的制度未必让坏人变好,但坏的制度却一定能使好人变坏,贪腐寻租往往是用坏的制度去挑战人性的弱点。
市场能够解决的,就一定不能交给强权
是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
之前别人做慈善,大多是把财物直接交付到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开始依赖救助,甚至造成了腐败。
而比尔·盖茨做慈善,运用的是一种类似投资的策略。
他先把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需要帮助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再去考察,这些资金是否发挥了作用,是否让当地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如果资金没有发挥作用,那他就像一个投资者一样,认为这笔投资失败了,就不会再对那个地方做进一步的援助了。
这样一来,被救助的地方想要持续得到援助,就不敢腐败和不作为,只能积极地行动起来。当地的情况反而真的得到了改善。
一个国家减少寻租活动的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制环境。
通过行政管制的手段来分配资源,甄别资源使用的资格的成本是极高的。消耗的资源就是寻租成本,而且不能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容易滋长贪污,腐败。
市场机制以价格为基础来调配资源的使用,一块地是用来建房子还是盖工厂由市场说了算。市场通过奖励满足市场需求的行为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方式下,甄别资源的使用者的成本是极低的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做好“巡夜警察”,防范暴力、偷盗、欺诈并保护履行合同和提供公共事业,就可以了。至于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利用人的自私性、趋利性,最终有效地配置资源。
如果政府掌握了特别的权力特别的资源。一定会有人来争取这些优惠或者权力,从而让自己获利。
凯恩斯认为,任由市场自我调节的代价是贫富差距悬殊,大量失业发生,社会不再安定。那只“看不见的手”很危险,需要“国家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控制,才能让经济走势不会脱离正轨,减少患“经济危机”这个癌症的风险。
从减少寻租的角度来说,赞同亚当斯密的观点。
记得有一次得到例会,脱不花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得到的员工在一分钟内转发了她的朋友圈内容,她觉得这个信号表明有人想讨好她了。讨好老板就是一种寻租,表明公司内部有资源的浪费。当一个单位公司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而且他们的情绪可以决定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时候,寻租就开始了。
听了今天的课,我首先想到了存量思维和增量思维,好的企业是所有人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增量上,而差的企业是大家把精力内耗在存量的争夺上。一个企业的业务部门如果把精力花在争抢老客户业务资源,怎么分老客户,以至都在存量抢夺上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办公室政治盛行,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开拓市场新客户,做增量,那么企业总必然要走下坡路,大家把注意力只盯着现有蛋糕怎么分,而不去想怎么把蛋糕做大是一样都道理,因为这些在存量上的竞争得消耗公司人力资源和财富,也就是我们说的内耗巨大。
在很多地方,为了保住贫困县的帽子,多争取资金帮扶,县级政府煞费苦心,典型的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间的寻租。现在的精准帮扶,限时脱贫,或许可以治愈这个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