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网络断断续续,听得不够流畅,今天从头听了一遍完整的。除了激动,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可以搭上青椒互+这趟与时俱进的幸福列车,与全国各地志同道合求发展的伙伴们一起向未来出发。
今天我们不生活在未来,未来就将生活在过去。未来并不遥远,它就在下一刻。
跟着张治馆长一起走进上海电化教育馆,畅想未来,领略未来学校的十大场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一直被国人认为是最公平的考量。但我们发现,由于地域差异,同所学校对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的划分存在相当大的悬殊。为此,高考也在不断的改革,未来的学校,分数也将不再是单一的考量。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
课改一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早已适应不了当下的教育,曾经,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老师就是教育的权威。然而,大数据的现在,即便老师再优秀,知识面再广,终究不能面面俱到。
我们应当学会放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就像父母在孩子学步时,学会放手,只有跌跌撞撞之后,孩子才能真正的学会走路。
时代在飞速发展,倘若你还是固步自封的觉得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参书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话,你终将被科技的巨轮狠狠的碾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老师,也许写一辈子的教案都成不了名家。但是能坚持写教学反思的老师,或许只需三到五年时间,就能从草根变专家。
未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智能化的时代,科技会将人们从繁琐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但是,科技终归是科技。科技终究替代不了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交流的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科技的主人,合理利用支配,让其价值更大化。而不是沦落为科技的奴隶。
不忘办学初心,守住教育底线。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用发展的思维做教育,努力做一名未来教育的践行者是你我的使命!